第473页

玩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522 字 2022-11-11

李显也不是一个明智的主,听了更没有主意。

或者棉花种植是错误的,可为什么以前听到一片赞扬声?

不是棉花种植是错误的,主要根底,所有人没有面对好棉花带来的冲击,还有现在棉花存在的暴利。一旦棉花真正普及开来,价格下迭,粮食回归,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但这一次危机确实与棉花有关系,历史上这一次洪水,也造成唐朝很大的麻烦,但不象现在这样窘迫。

李显想不明白,于是想了想,跑到上阳宫,询问自己充满智慧的老母亲去了。

还别说,现在他们母子关系改善了很多,特别是王画的刺激,一个臣子都能对自己母亲孝顺,李显感到多少有点惭愧不安。当然他更多的是跟着王画前来上阳宫听故事的。而武则天上次昏迷了半天,差点没有醒过来,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平之心渐渐淡下来。也与王画进宫讲了五六次故事,多少安慰了老太太受伤的心扉有关。正是这个过渡,让老太太认天由命。

走动得多了,武则天也有点看开了,母子关系开始转寒为暖。

听到李显的汇报,武则天想了一会儿说道:“哀家也无可奈何。”

李显一听傻眼了,自己这位牛哄哄的老母亲都无辄了,怎么办?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家的根本,如果天下百姓都吃不上饭,那就危险了。

武则天又说道:“但哀家向你推举一个人,能让你渡过这次难关。”

“什么人?”

“王画,如果你还猜疑就当哀家什么没有说。”

“不是啊,母皇,是王画不愿意辅佐儿臣,”李显嗫嚅道。

“不是他不愿意辅佐,是韬光养晦,这样吧,你再传旨,说哀家想听故事了,”武则天看了他一眼。还有一句话她没有说,甚至连王画也不知道,不是王画不想辅佐,而是李显还没有显示出足以让王画放心的东西,进入朝堂。这一点与王画心中所想的时机,同是一理。而想要让李显放心使用王画,有可能必须等到自己死了后,才行。

李显知道武则天听故事是假,为自己劝说王画是真。立即高兴地应了声喏。

但转念一想,也晕得要死,是不是人才能的人非得与诸葛亮一样,非得三请四邀,才肯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