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如今局势观之,吴兵至襄樊,若无意外,我大汉兵退在即,归国有望,其又为何献书信与我等。且蒲忠乃魏臣,朱然有曹叡诏令,其为何不愿降也?是故臣以为蒲忠献城而降,恐非真心也。”
是啊!如今大汉局势在明眼人的眼中,基本是已经要兵败南阳,退回国内的节奏。如今在这个时机上,蒲忠献城归降好生奇怪!
诸葛亮捋着胡须,说道:“故臣以为魏人此策将是效彷韩献上党之策!”
潘浚点了点头,赞同说道:“上丞相所言不假,今蒲忠归降有诈,不可轻信。就以目前而言,我大汉局势颇是险峻,若无襄樊,恐难全此东征之功。这也是为何蒲忠敢在此时以书信献城之故。”
大汉目前想要继续打下来,最重要的是在南部守住东吴的进攻,想要守住东吴的进攻,大汉将要派遣士卒防守南部防线。
但以大汉目前手上的兵力,根本无法做到兵分二路,既然没足够的兵力的情况下。想要抵御东吴的进攻,唯有依仗汉水防线上的襄樊二城。
这也是为什么蒲忠归降蜀汉诈降蜀汉的原因,因为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大汉需要襄樊二城。
在诸葛亮、潘浚二人的讲述下,帐中的气氛有些凝重起来。
严峻的形势下,众人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放到了诸葛亮身上。
“上丞相可有策乎?”杨仪问道。
诸葛亮苦涩地摇了摇头,就没有继续说话了。
众人的心中沉了下来,不知说些什么。
潘浚叹了口气,说道:“以今局势观之,我军恐要撤军也。”
“哎!”
傅肜拍了下大腿,闷闷不乐地坐在角落上。
沉默许久的刘禅,开口说道:“以我军兵力观之,若要破局,首要在于襄樊不可落入吴人手中。其次需速退曹叡大军。二者若能合一,方能破局,安定荆北。”
此言一出,所有人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刘禅,等待大汉天子的计策。
不待刘禅开口继续讲述之时,久违的熟悉之声在帐外响彻。
“陛下所言极是,立亦是如此认为。”
话音刚落,衣衫褴褛的廖立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下走入帐中,身后还有诸葛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