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扛着铁镐,在冰面上找一个地方,狠狠的凿出一个洞来。结果,冰洞刚刚凿出来,冰面下的鱼,就迫不及待的探头了,拼命的喘气。这时候,只要一些很简单的工具,就能从冰洞里面将鱼儿捞起来。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一个冰洞,每天捞上来几十斤的大鱼,一点问题都没有。
于是,在这个冬天,洛阳城内最便宜的肉食,就是鱼了。洛水里面有鱼,运河里面有鱼,黄河里面有鱼,到处都是冰面,到处都是可以捕鱼的地方。没有钱的,就自己去凿冰洞,自己逮。有钱的,就从别人的手上买。抓到的鱼太多,价格便宜的要命,八九斤重的大鱼,只要二三十文钱。在以前,简直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因为这个缘故,在这个冬天,福王府的伙食,主要也是以鱼为主。没办法,万寿湖也结冰了,冰面下的鱼,都拼命的往上面跳。只要随便凿出一个洞来,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就有鱼儿自己跳上来。如此便宜的食材,自然是不能浪费了。
福王府的大厨们,将自己的烹饪技术都发挥到了极致,简简单单的一条鱼,愣是被他们弄出了几十种的吃法,每顿饭都不重复的。他们的出色表现,也算是在这个严寒的冬天里,为福王府增加了一点点的暖意。
进入十二月以后,气候越来越冷,以致连从呼伦贝尔草原过来的哈斯其其格,都感觉有点受不了。原本活泼好动的她,现在每天都披着厚厚的裘皮大衣,呆在福王府里面烤火了。
幸好,洛阳的百姓,已经分到了足够的食物,也预备了足够的柴火,才没有大面积的发生饿死或者冻死人的情况。但是,偶尔冻死人的情况,还是不能避免。张准接到的报告,是每天早上,都会有尸体被抬出城外。
因为气候突然变冷的缘故,洛阳周围的所有军事活动,似乎都变得慢节奏下来。进入十二月以后,更是完全停止了。天地间,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冰窖,每个人都被冻结在里面,想活动一下,都显得非常的困难。
在寒冬到来之前,好多人都在猜测,虎贲军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特别是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等人,都在揣测虎贲军的下一步行动。他们设想了很多可能性,并且根据这些可能性,做了一定的部署。可是,虎贲军的举动,却是大大的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从十月份开始,虎贲军骑兵的四个骑兵营,就在洛阳的周边地区频繁活动。他们大摇大摆的行动,浩浩荡荡,毫不掩饰,搞得周围的官军,都非常的紧张,生怕遭受到虎贲军骑兵的长途奔袭。
特别是遭受过打击的杨嗣昌所部湖广军,更是胆怯。为此,他们放弃了汝州,撤退到了南阳一带。后来,杨嗣昌觉得南阳也不安全,干脆继续后撤,一直撤退到了襄阳,这才稍稍放心。
在虚晃一枪以后,虎贲军骑兵沿着黄河的北岸,向怀庆府、卫辉府、彰德府、大名府等地方前进,扫荡沿途的官军。上述的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没有官军主力驻扎,只有一些零星的地方团练。面对四个营的虎贲军骑兵,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望风披靡,迅速的逃窜。要是跑得慢一点,都被虎贲军收拾了。
结果,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到十一月份,虎贲军就完全将黄河北岸的几个府,都全部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样一来,虎贲军在黄河北岸的控制区域,进一步增加,回旋的余地也加大了,战略纵深也有了,资源的整合也更加的方便了。
随后,虎贲军骑兵又回到洛阳,继续向洛阳周边地区攻击前进。他们以秋风扫落叶的态势,很快就肃清了洛阳周边地区的残存官军。到年底的时候,洛阳周围方圆三百里,除了潼关之外,再也没有任何的官军存在。偃师、巩县、荥阳、郑州的官军,都全部撤退到了开封城。其他地方的官军,则撤退到了潼关或者是南阳等地。
至此,基本上,在河南省的北部,靠近黄河一线,除了开封,其他地区,都已经纳入虎贲军的掌控了。虎贲军在这些地区,都组建了城防军,任命了地方官员,标志着这些地区,正式纳入虎贲军的版图。黄河已经成为虎贲军的“内河”了。
洛阳周围的情况,令人鼓舞。相对而言,开封城内的气氛,就要奄奄一息了。李岩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就顺利的包围了开封。到年底的时候,李岩军团的兵力,已经有五万人之多,基本上和开封的守军数量差不多了。
虎贲军的名号,果然是势不可挡,李岩在打出虎贲军的旗号以后,马上就有大量的人员前来投靠。到十一月,李岩军团的兵力,已经超过三万人。其中,比较能打仗的精锐,不少于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