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页

洪承畴不动声色地说道。

“是!”

刘兴国急忙行礼告退。

“嘘!”

洪承畴情不自禁的舒了一口气。

杨嗣昌的反应,果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个家伙,果然是个志大才疏,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心理承受能力却很差的家伙。到来中原战区以后,这家伙整天要杀这个,要杀那个,壮怀激烈,比谁都积极,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开始的时候,洪承畴还以为杨嗣昌真的有几分本领呢,没想到,杨嗣昌听说福王被杀,马上就心理崩溃了。这样的家伙,怎么能担当大任?不过这样也好,只要他知道害怕,知道生命的宝贵,他就会谨慎的和自己合作,将福王的死讯掩盖下去的。

对于串通掩盖福王的死讯,洪承畴最担心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杨嗣昌,另外一个则是史可法。杨嗣昌是崇祯皇帝重用的人,崇祯皇帝对杨嗣昌,屡屡越级提拔,简直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洪承畴怕他一时“深感皇恩浩荡”,又或者是分不清其中的利害关系,就将事情的真相捅给了皇帝知道。

史可法则是个愣头青,不懂得人情世故,直来直去的,一点都不懂得转圜。福王的死,只要是人,都知道不能轻易的捅出去,可是史可法不在其中。这家伙,从来不怕承担责任。

现在,杨嗣昌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就差史可法了。好在,史可法的身边,有王坤这样的老狐狸在。对于事情的严重性,王坤肯定是清楚的。因此,除非是史可法单独上奏,否则,两人的联名上奏中,不可能明确的提到福王的死讯。

难得啊,真是太难得了。大明朝的高官,好像从来都没有这么齐心的时候。以前,他们几个,总是你拆我的台,我拆你的台,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但是,张准将福王给杀了,他们反而空前的团结起来了,真是一个怪胎。要是大家以前就这么团结的话,还会有今天吗?可是,如果福王不死,他们会团结吗?

“笑话。”

“天大的笑话。”

洪承畴自嘲的对着滴水檐外面自言自语。

相信张准这个时候,一定在旁边悄悄的偷笑吧。他打破了洛阳,杀了福王,抢走了无数的财富,可是朝廷官军的反应,却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仿佛是默许张准这样做似的。在暗自偷笑的张准面前,洪承畴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小丑。

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他要是不这样做,就等于是将自己的脑袋,送到崇祯皇帝的屠刀之下。做小丑,总好过人头落地,还要背负一辈子的骂名吧。再说,要杀崇祯皇帝真的问斩自己,洪承畴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