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页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洛阳的局势,一直都是如火如荼的。虎贲军没有官方的庆祝活动,民间自发的庆祝活动,却是越来越热闹。部分的大户人家,为了争取虎贲军的宽大处理,为了争取虎贲军的好感,也积极的组织了一些庆祝活动,营造快乐祥和的气氛。

洛阳的百姓,在这几天时间里,最关心两个事情。第一个,当然是均田令的推行。有关的公告文书什么的,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已经贴的到处都是了。他们急切的等待着,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拿到属于自己的田地。

第二个,则是有关洛阳知府的海选。洛阳的确是能人辈出,有资格担任知府的人,的确不少。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口碑不错的官员,只是因为被贪官们排挤,他们才不得不靠边站。现在,轮到他们翻身做主了。除此之外,有几个很早就已经归隐山林的耆老,也被身边的人拉了出来,参与竞争。

在虎贲军的旗帜下担任知府,未必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好处,名声却是少不了的。毕竟,这是第一个被海选上去的知府是不是?而且,看虎贲军的样子,将来是要得天下的。就算在这个时候,担任不了知府,进入虎贲军都督大人的法眼,那也是好的。以后虎贲军得天下以后,总不会忘记了自己不是?

“大人,城外发现了官军的斥候,经过审讯,发现隶属于杨嗣昌的部队。经过进一步侦察发现,杨嗣昌率领的湖广军主力,大概有三万人,已经到达了龙门关一带。”

十月十三的中午,斥候队长忽然到来,向张准报告说道。

“杨嗣昌在附近?”

张准有点奇怪地说道。

“是的,的确是杨嗣昌,他是从汝州到来的。”

斥候队长肯定的回答。

张准不由自主的微微一笑。

还以为最先反应的,会是洪承畴,没想到,居然是这个杨嗣昌。

其实,杨嗣昌的反应,倒也是在情理之中。崇祯皇帝对杨嗣昌,的确是很信任的,他将杨嗣昌放到中原前线来,就是想让杨嗣昌镀镀金,然后拜相入阁,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相信杨嗣昌也明白崇祯皇帝的意思,因此,到了前线以后,杨嗣昌还是很努力的,带着部队,不辞劳苦,死死的跟在陕西起义军的屁股后面,穷追猛打。他一心想要剿灭陕西起义军,给崇祯皇帝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

不过,现在,只怕杨嗣昌的好日子,是差不多到头了。虎贲军偷袭洛阳,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的全部雄心壮志,都全部化为乌有。这个时候,不要说什么拜相入阁,就是是否能够保住目前的官位,都是巨大的未知数。搞不好,还有被逮捕下狱的可能。

“密切监视。”

张准不动声色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