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页

对于灵山卫的大农庄构想,杨廷麟是非常佩服的。这样做,似乎有点压榨屯丁的意思,导致屯丁的收入没有别的农户高,但是,从高层来说,的确是尽快的积累粮食的最佳途径。杨廷麟准备,到了辽东以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也积极开办这样的农庄。

被张准任命为辽阳府知府以后,杨廷麟首先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恢复生产,如何积累更多的粮食。这是地方官员的天职,是要压倒其他一切事务的。现在,被这份数据刺激,杨廷麟忍不住说道:“不知道辽阳府有多少的耕地?”

张准慢慢地说道:“辽东的耕地面积,不比山东省少多少。努力开垦的话,三四千万亩的耕地,是肯定可以开垦出来的。要是继续努力,超过五千万亩,也是有可能的。再说,辽东是可以继续向北扩展的,开原并不是最北的界限。我们可以不断的向北扩展,将塔哈喂、脱木河卫等地都开拓起来。这些地方,其实都是可以开辟为耕地的。”

杨廷麟愕然地说道:“那里是北山女真的控制区域。”

张准淡然自若地说道:“北山女真不是我们明国的一份子吗?”

杨廷麟不知道如何回答。北山女真距离中原王朝,实在是太远了(在今天的黑龙江以北,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他对那里的情况,了解得真的不是很多。明国的实际控制线,最远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开原卫清阳堡附近(今辽宁省昌图县),往北的地方,都是名义上的统治了。

张准站起来,神情严肃,缓缓地说道:“事实上,我有必要告诉你们一个信息。我们的脚步,绝对不能在开原卫就止步不前。因为,在我们的西北方,有一个很大的国家,叫做俄国。他们的皇帝,叫做沙皇,他的扩张野心,非常的强烈,他正试图向北山女真的地域扩展势力。”

杨廷麟思索片刻,沉吟着说道:“都督大人,你提到的俄国,是不是俄罗斯国?”

张准有些奇怪地问道:“你知道俄罗斯人?”

杨廷麟点头说道:“神宗皇帝在位的时候,曾经有俄罗斯人到过中国,鸿胪寺是有典籍记载的。”

张准顿时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你说说,那是个什么情况。”

他还以为,俄罗斯和中国打交道,是从清朝的时候开始的,没想到,明国居然也有人知道俄罗斯国,而且,俄罗斯还有人到过中国。这的确是有点意外。显然,这个事实要比他的认识,提前了足足两百年。

杨廷麟急忙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娓娓的讲述起来。

原来,在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俄罗斯人图敏涅茨曾来过中国。他在中国各地游览一番以后,回到俄国,在报告书中写道:北京城的规模是“如此宏伟,骑马绕城走一圈也需要十天时间。”又说,中国盛产黄金、白银、生丝、绸缎、天鹅绒、小麦、大麦、燕麦、小米等等,只要想得到的物资,明国都是应有尽有。显然,明朝当时的富饶很让俄罗斯人吃惊。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俄国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派出以伊凡·佩特林为正使,安德烈·马多夫为副使的俄国使团考察队出使北京。这个考察团,一行总共十二人。他们于尼古拉祭日(5月9日)从托木斯克动身,同年9月到达北京。俄国人在明朝境内先后经过的城市分别是张家口、宣化、怀来、南口、昌平。他们一行人在圣西门祭日(公元1618年9月1日)到达了他们所称的大中国城——北京。

由于沙俄曾在蒙古和中国西北活动,当地的鞑靼部落,和俄罗斯人有些牵扯不清的关系,明朝政府对裴特林一行不能不有所警惕。尽管如此,他们在北京还是受到了适当的礼遇,被明朝官员安置在宏大的国宾馆里。后来,他们带着一封万历皇帝致俄国沙皇的国书踏上了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