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页

这是一个死结,打不开的死结。

只要皇太极还想进攻董家堡,只要大金军还想抓住张准,就必须被这个刺猬,错,是被这个箭猪扎到。大金军的攻击越是猛烈,越是厉害,箭猪的反击就越厉害,被刺伤的程度就越深,流血就越多。

但是,大金军不能不进攻。因为,他们要消灭的那个人,就藏在箭猪的尖刺下面。大金军可以放弃这个人吗?难!只要有一丝的机会,大金军都不愿意放过的!这个人,对大金国的伤害,实在是太深了!如果现在不趁早杀了他,以后还会更加的麻烦。

宰桑布和为了表示对豪格的支持,凛然说道:“大汗,我们科尔沁部落愿意派出五千名勇士,参与进攻。”

皇太极点点头,脸色逐渐的缓和。

从本心上来讲,皇太极不希望科尔沁部落遭受到损失。对于科尔沁部落,皇太极是非常信任的。他一心想让科尔沁部落成为蒙古草原最大的部落,从而掌控整个蒙古草原。所以,他刚才拒绝了宰桑布和的提议。但是现在,他不能继续拒绝了。因为,这是宰桑布和私底下对豪格的支持。而现在的豪格,的确需要支持。

沉吟片刻,皇太极语调激昂地说道:“满洲勇士和蒙古勇士,同祖同宗,不分彼此。我在此再次强调,无论是满洲勇士,还是蒙古勇士,只要拿下董家堡,只要得到张准的人头,我都不会吝啬奖励。”

微微顿了顿,皇太极缓缓地说道:“谁拿下董家堡,我就将福余卫赏赐给他!他的子子孙孙,都可以永久的统治福余卫!”

话音未落,下面就是一片的惊呼声,随即恢复沉寂。

一石激起千层浪,皇太极当真是舍得!

他居然将福余卫都拿出来了!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朝派遣冯胜、傅友德和蓝玉等率领二十万大军绕道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包围了纳哈楚军队驻地。纳哈楚被迫投降。上述蒙古诸部失去屏障,其驻地随时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

洪武二十一年(1388),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被明将蓝玉的军队击败西走。这些重大的军事失败,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明廷。注意,是暂时归附,而不是永久的归附。

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廷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朵颜卫在屈裂儿河(指洮儿河南支流归勒里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

同时,明廷授封三卫首领以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为朵颜卫指挥同知。明廷要求他们“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简而言之,就是表面上接受朝廷的一套,其实在绝大多数地方,还是他们自治的。

福余卫乃是当初的朵颜三卫之一,是明国重要的盟友。后来,由于明国政策的变化,还有自身实力的不断削弱,朵颜三卫最终脱离了明国,投入了大金国的环抱。朵颜三卫统辖的地盘,大部分都属于科尔沁草原。福余卫就在科尔沁草原的最北面,水草丰美,是重要的牧场和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