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页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张准在给沈凌菲的回信中,若无其事的写道。

十月初,张准回到了浮山城。

现在的浮山城,已经非常的繁华了,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商铺,还有往来摩肩接踵的人群。从黑龙湾到浮山城的道路,各色手推车,大量的挑夫,你来我往,辛勤的搬运货物。黑龙湾的三十个泊位,全部都停满了来自江南的商船,泊位已经不堪使用,有进一步扩建的必要。

尤其是在黄县大战以后,大量人口搬迁到莱州府,尤其是搬迁到浮山城一带,极大的充实了浮山城的人口密度。很多大户人家,都在这里买一块地,先霸占一个落脚点再说。万一以后鞑子肆虐,又或者是陕西乱军肆虐,他们在这里,都能得到安全保证。说到打仗,虎贲军应该是最强的了。

在紫苑里面,张准居然没有见到沈凌菲,说是她已经和人洽谈生意去了。眼高手低,嗯,不对,是眼高于顶的沈家大小姐,终于舍得出动了。这一趟,她带领船队去的是朝鲜。有些古怪的是,邀请她前往朝鲜的,乃是朝鲜当地的商人。

和紫苑的各女打过招呼以后,张准和柳如是就来到了书房。张准将马轶的情报递给柳如是,然后自己坐下来,将柳如是整理好的所有情报资料,都快速浏览一遍。他时常出门在外,只有紧急的情报,才会随时送达。一般的情报,则是送到紫苑,交给柳如是负责处理的。

在这些情报资料里面,比较引人瞩目的,乃是在八月底,朝廷颁布诏书,命令以卢象升担任五省总理,和洪承畴配合,分别负责东南和西北的剿匪战事。这份情报,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个,卢象升开始进入崇祯的法眼,得到赏识和重用。第二个,朝廷又开始犯错误了。

以前,朝廷使用陈奇瑜一个人为总理,协调指挥明军,围剿陕西乱军,成效是显著的。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所有的官兵,都是以陈奇瑜为首,陈奇瑜可以居中调停,防止剿匪事务出现疏漏,严密的编织一张大网,最终将陕西乱军逼入车箱峡。

但是,现在,卢象升和洪承畴平起平坐,一个管东南,一个管西北,相互间的协调,肯定没有陈奇瑜一个人来得融合。只要双方的配合出现一丁点儿的问题,陕西乱军就可以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了。朝廷这样做,简直是在帮陕西乱军的忙。套用后世的流行说法,陕西乱军一定是在朝廷的高层安插了卧底。

看完这份情报,张准自言自语地说道:“朝廷太喜欢打乒乓球了。”

柳如是有些疑惑地说道:“老爷,什么是乒乓球?”

张准笑了笑,随意地说道:“手上的蹴鞠,相互推卸责任的意思。卢象升一腔热血,猛冲猛打,的确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他的大局观,还要改善。他善于阵前厮杀,不善于运筹帷幄。相反的,洪承畴有大局观,善于运筹帷幄,却没有卢象升的临阵冲杀的勇气。要是有一人在两人之上,要两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或许能发挥两人的长处。又或者是以洪承畴为正,卢象升为副,也能发挥两人的所长。但是,朝廷偏偏要两人平起平坐,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柳如是蹙眉说道:“如此说来,剿匪的差事,又要失败了?”

张准肯定地说道:“必然失败!”

柳如是沉默片刻,然后错开话题说道:“传国玉玺居然落在鞑子的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