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张准召集威海卫的虎贲军各军种负责人举行会议。会议的重点,当然是威海卫军港的建设。具体的事情,张准当然是不会过问的。他只是简单的说明一个问题,要将威海卫军港建设成超大型的军港,成为虎贲军海军最强的存在。
“预计三年的时间全面建成。”
“每年投入的建设资金,大约是三十六万两白银。”
张准冷静地说道。
海军从来都是最烧钱的,建造战船需要钱,建设军港同样需要钱。要将海军堆砌起来,离开白花花的银子,绝对不行。每年三十六万两白银,摊分下来,就是每个月三万两。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须知道,这仅仅是建设军港的钱,而不是整个海军的军费。张准肯定又要想办法开辟更多的财源了。
会后两天,张准到威海卫的各个地方,亲自去查看了一遍。威海卫和天津卫、安东卫一样,在明朝初年,都是特殊的卫所。威海卫下面管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的编制军户,有1600人,加起来刚好是8000人,加上军户繁衍的家属,加起来有七八万人。
按照《均田令》的相关规定,威海卫已经全面推行了分田分地的政策。威海卫原来的各级军官,在各方面的沉重压力下,都不得不将手上的田地分散,以满足《均田令》的要求。否则,将会遭受虎贲军的镇压。张准随后改组了威海卫的权力架构,取消了原来的军官制度,将威海卫改为威海县,任命新的知县,组成新的权力架构。
在经过一番动作很大的变革以后,威海卫的贫穷军户,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年轻军户,都很踊跃加入虎贲军。由于虎贲军暂时还不需要这么多的兵力,因此,这些年轻军户,就成了建设威海卫军港的主力。每天,都有超过三千名的年轻军户,在威海卫的各个工地干活,光是工钱的开支,每天就超过一百两白银。
视察完威海卫以后,张准和张慎言一起,来到了宁海州、福山、文登、成山卫、靖海卫各地视察,深入基层了解情况。
宁海州的情况比较特殊一点,当初设置在这里的知州,已经跟着阮大铖投降鞑子了。在虎贲军到来的时候,他被逮捕,然后宣判,以叛国罪的名义被处死。随后,虎贲军选拔了新的知州。
福山县距离登州城很近,是虎贲军重点驻扎的区域。张凌云率领的虎贲军陆军品字营,就驻扎在福山。根据形势的需要,张准将品字营的兵力,从原来的两个协,增加到三个协,总兵力大约900人。福山同样根据《均田令》的相关规定,推行了土地改革。
文登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的核心区域,到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的距离都差不多,因此,这里历来都是军营驻地。如果沿海发生战事的,驻守文登的军队,可以及时赶赴支援。以前,明军在山东有三大营,分别是即墨营、登州营、文登营,每个营的编制都是4000人左右。
虎贲军占领文登以后,驻扎在这里的,乃是杨子轩率领的鼎字营。杨子轩也是虎贲军的老人了,他带领鼎字营驻扎在这里,张准是非常放心的。成山卫和靖海卫处在山东半岛的最尖端,防守任务最艰巨。在经过短暂的考虑以后,张准决定将鼎字营的人数,增加到三个协,总兵力大约900人。
当然,按照张准的意思,虎贲军海军以后要是主动出击的,被动防守的机会越来越少。两个步兵营缓慢的增加兵力,有助于训练新兵。虎贲军扩军不是没钱没粮,也不是没有人,而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新兵不训练,渣都不如。张准宁愿部队的数量少点,也要将战斗力保持在一定的水准。
在文登县,张准召集一州二县三卫的负责人,对各地的内政发展,做了一些研讨。张慎言和刘航,当然参加了这个研讨会议。在会议上,张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从现在开始,各个地区都要大力发展经济。除了文登县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有很大的海洋面积。因此,我建议,大力发展捕鱼业。各个地区都要尽可能的修建一些小型的造船厂,依靠自己的能力,建造一些渔船出海捕鱼。一方面,满足市场的需要,弥补肉食的不足。一方面,是为海军培养更多的后备水手。”
张准娓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