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页

他觉得,目前官兵最大的问题,是所有人都拥挤在一起,给了张准包围他们的机会。要是将部队分散,张准就不可能继续包围他们了。部队分散以后,从不同的道路向青州城进攻,也可以加快推进的速度。经过慎重的考虑,朱大典决定将部队分成三路。他亲自带领一路,邵锦光带领一路,孟祥俊带领一路,从不同的线路向青州城进军。

按照朱大典的估计,明军分成三路以后,张准的部队,势必也要分成三路。这样一来,张准的部队战斗力,就要大大的削弱。想要包围明军,那是绝对不可能了。尽管每一路的明军,可能在行军的过程中,还要遭受部分的损失,但是,拼着遭受一定的损失,只要能赶到青州城下,也比在这里白白的挨打要好得多。

“大人……”

“分兵……”

邵锦光和孟祥俊面面相觑。

从军事的角度来讲,他们很不赞成朱大典的分兵计划,因为这样更加容易被张准各个击破。从伤亡的角度来说,也没有什么改变的。他们分兵以后,虎贲军骑兵照样会追上来,用尽一切的办法袭扰、疲惫、杀伤他们。而他们同样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反击虎贲军骑兵的袭扰。他们行军的过程,就是张准的骑兵不断扑上来撕咬的过程。

但是,面对目前的困局,他们不分兵,实在是不行啊!这样抱在一团,行军的速度非常慢。速度越是缓慢,遭受袭击的机会就越多,伤亡也越大。分兵以后,行军的速度或许还可以快点。他们建议,分成三路大军还不够,最好是分成十几路,齐头并进,让虎贲军骑兵忙不过来。

虎贲军骑兵最大的弱点,就是兵力不足。正是由于兵力不足,所以,他们只好采取这样的袭扰行动,不敢正面向明军发起攻击。要是虎贲军骑兵的数量足够,他们早就直接扫荡过来了,根本不需要在外围巡游。朱大典就是要针对虎贲军骑兵的这一点,做出战略调整。

“好!”

“多分几路!”

朱大典考虑以后,同意两个总兵官的建议。

最终,朱大典下达了分兵的命令。朱大典带着自己的亲兵、骑营和卫所兵,还有一万的战兵,总兵力大约两万人,组成中路军。中路军下面又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支部队。邵锦光和孟祥俊,各自带领一万二左右的战兵,组成南、北两路军。南、北路军同样有前、后、左、右、中五支部队。

第420章 明军撑不住了

这样一来,明军的大队伍,就分成了十五块。每一块的兵力,大概是三千人左右。原本臃肿的部队,顿时大大的精简。各部队行动的自由度,也大大的提高了。为了防止虎贲军骑兵的袭击,三十门大炮,也被分作三份,分别配属给三路大军,每路大军十门。

中路军当然是沿着大路,向青州城急进。南路军沿着淄川、临朐()一带,向莱州府挺进,试图吸引张准的兵力向南。北路军沿着邹平、长山、乐安、寿光一线,向昌邑的方向攻击,试图吸引张准的兵力向北。最终,三路大军还是在青州城下汇合。

朱大典相信,张准的兵力,肯定是会被分散的。只要虎贲军骑兵被分散,他们的威力,就没有那么厉害了。同时,在分兵以后,官军的行军速度,会大大的加快。即使拼着一定的伤亡,也要赶到青州城。只要赶到青州城下,各路大军汇合,张准就无计可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