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妃也转向在场众人,含笑道,“相信各位福晋也都看见了,慈宁门上的陡匾,就是以清话、蒙文、汉文三种文字所写的‘慈宁门’三个字。”(去慈宁宫逛的亲们,可以留意了哈,三种文字,和融之意十分明白)
舒妃说着耸耸肩,“主子娘娘瞧,连皇太后的正宫匾额上,都用这三种文字来题写,那皇子们给皇太后贺寿,难道就不该将这几种话都说一遍才好么?”
舒妃说着,含笑朝皇太后盈盈一拜,“皇太后不仅是满人的皇太后,更同样是汉人、蒙古人的皇太后,是整个中国的皇太后。莫非主子娘娘却只当自己是满洲的皇后了不成?”
那拉氏被刺到软肋,登时鼻孔翕张,“就算你有一半说得有理。清华、蒙古话和汉话,今儿都可以说,我倒不计较了!可是……永璇和永瑆方才却多用了高丽话!”
“舒妃你休想混淆视听,蒙蔽皇太后——我方才说是这两个孩子故意在皇太后跟前说高丽话!”
舒妃转身一笑,“哦,主子娘娘原来已经允许皇子们不止说清话了。那好,妾身再说那高丽话。”
“妾身回主子娘娘,敢问主子娘娘可曾了解,十二阿哥在上书房都学些什么课程?”
那拉氏深深吸气,“永璂的课程,我自然每日盯着,如何能不知?他们每日课程,乃为文武兼修,午时之前多习文,午后则演练骑射。”
舒妃点头一笑,“主子娘娘说的是,皇子在上书房的功课,除了骑射、演练鸟枪之外,文的课业主要有:文字、儒学、国史、圣训、策问、诗词歌赋、书画等。在这众多文业之内,排在首要的便是文字。因为若文字不通,何以读书?”
舒妃终究是书香大家的闺秀,说起这些课业来,自是比那拉氏知道得更稳详尽、准确。
那拉氏面上红了红,“你想说什么?”
舒妃不慌不忙转了个身,走回自己的座位。行走之间,目光在婉兮面上滑过。
婉兮便也是含笑微微点头。
舒妃便越发从容,回到座位娓娓而谈,“文字这一门课,自然首先要学清话、蒙古话和汉话;可是除了这三种之外,主子娘娘别忘了,咱们还有‘旗下话’。因为咱们八旗之中啊,除了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之外,还有旁的旗下佐领啊。”
“例如淑嘉皇贵妃母家所成的高丽佐领,以及康熙爷尼布楚之约那前后纳入的鄂罗斯人所立的‘鄂罗斯佐领’,还有在金川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西番佐领’,以及近年才立的‘回人佐领’啊。”
“既然都已入我八旗,都是旗下佐领,那上书房的文字课里,便也有旗下话的课程。”舒妃说着目光柔软,望向永瑆,“但凡旗下佐领的语言,或者高丽话,或者鄂罗斯话,总归皇子们都是要习学至少一门的,谁都免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