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子,一直静静坐在一旁的语琴,忽地扬声而笑。
擅长琴艺的女子,多年由琴弦作陪,便连语声里都泠泠地,隐有琴弦铮鸣。
“琏璐?音儿虽然没错,可是忻嫔你敢保证,你没说错了字儿去?”
语琴抬眸篆香那拉氏,“琏璐……这个音的词儿,古书中是有。只是不是永琏的琏,而是去掉了那个玉字边的‘连’。也即是说这个词儿,是‘连璐’,而不是‘琏璐’。”
语琴回眸望晴光。
晴光早就预备好了,从花梨木镂刻书箱里取出书匣来,打开白玉签儿,捧出两本古书,递给语琴。
语琴这便起身,走到那拉氏面前,捧给那拉氏看。
“主子娘娘请过目,此乃南北朝时《昭明文选》中所辑录诗人谢惠连的《雪赋》。”
南北朝时候的《文选》,那拉氏听着都有些懵,抬眼望向语琴,“谢惠连是谁?”
语琴淡淡一笑,“主子娘娘可知道谢灵运?这谢惠连便与谢灵运并肩合称‘三谢’之一。主子娘娘只需知道谢灵运,便可忖得这谢惠连的文采地位。”
那拉氏便也点了点头,“那必定是大诗人。”
那拉氏又指了指那首诗,“《雪赋》,我喜欢。”
那拉氏终是关外老满洲家的格格,最是爱雪不过。便是汉人的诗词歌舞叫她有些挠头,可是这写雪的小赋,她还是见而亲近的。
语琴就知道是这样,故此笑得更加笃定,抬眸还悄悄朝婉兮眨了眨眼。
“主子娘娘请看,这《雪赋》中有这样一句:‘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失素,纨袖冶,玉颜掩。’”
“主子娘娘请尤其看这首句:‘逵似连璐’……是‘连璐’,不是‘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