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恍然,若有所悟,还有人拍着自己孩子的脑袋:“小七,你可记住了,你望舒姐姐说的这都是正经经验。”

这么一番下去,她竟然一下子成了周围几个胡同的名人,连着好几天,都有人特意跑来看热闹,还有人拿着人民日报打听:“这个写作文的,是你们胡同的是吧?”

以至于整个大杂院也脸上有光,沾沾自喜到处和人显摆。

林望舒的那些学生,也都陆续过来,大家对过题,有人考好了,有人没考好,大家对题估分,算着能考多少,互相打听着消息,又打听着万一没被录取怎么办,互相催着说可以去学校问,分只要别太低,兴许能调剂。

林望舒作为一个和学生一起高考的老师,也尽可能给大家出主意。

这么一番分析好,考好的心里有底了,没考好的也开始不怕了。

看起来真是遇上了一个好时候,只要肯努力,有些文化,总归是有机会的。

那天林望舒送走了学生们,打算往回走,结果抬头一看,叶均秋站在胡同旁,好整以暇地站在那里,显然是等她。

她有些惊讶:“叶均秋,你还有事吗?”

林望舒:“出国了,好几个月了,估计过年后回来。”

林望舒:“你报考了哪所学校,都没听你提。”

刚才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叶均秋却一直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