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了菜市口,宁苹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姐,这边人真多。”
林望舒:“嗯,人挺多的。”
看得出,十年过去了,又是刚开春,人们都出来走动,买衣服烫头,打扮起来,车水马龙的,热闹得紧,当然也有从郊区来的骡子车,应该是进城的农民,零散卖卖乡下的野菜,也有卖小鸡的。
她又告诉宁苹:“北京这地界儿,随便刨一刨都是典故,这一块以前是菜市口,砍头的地儿,以前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这里砍的头。”
宁苹唬了一跳:“什么六君子?”
林望舒:“就是以前清朝那会儿戊戌变法的,这就是典故了,你不知道?”
宁苹摇头:“不知道啊……”
林望舒:“你说你要是顺利落在北京,那也是北京人了,作为北京人,你这文化上欠了点。”
宁苹瞪大眼睛:“那怎么办?”
林望舒:“就得多读读书了,多读书,懂得多了,说话也能接个话茬,我哥也不呲你了,你说是不是?”
宁苹:“真的吗?”
林望舒扬眉:“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哥从小听着说书长大的,随便什么典故,他张口就来,和他说话你肚子里得有东西,就算听他说,你也得会捧,什么都不知道,他也懒得和你说。”
宁苹听着惊讶:“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