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目前魏国并不具备这种民主形式的政治治国理念,关键是人的思想并没有转变过来,冉明的计划是,利用二十到三十年的时间,培养全国百姓对国家和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全国百姓的法律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冉明虽然不是魏国的创立者,不过他以数千兵马扭转了魏国灭亡的命运,又以数十万兵马,横扫天下,不仅把从一个北方诸候国发展成统一的大国,而且利用他的能力,让百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开疆裂土,把自己的威望发展到了巅峰。此时的冉明,在魏国简直就是一个神,他提出的观点,无论对错都会受到全国臣民的拥护,任何试图反对冉明的人,将会被人们群起而攻之,任何反对冉明的呼声将会被瞬间淹没在冉明支持者的欢呼声中。
在这个情况下,冉明完全可以凭借个人威望,把自己的政治设想推行下去。冉明决定将从自己开始,皇帝仅仅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拥有礼仪性质,拥有磋商权、鼓励权和警告权,最终成为英国皇室那样国家精神领袖。
只是此时,魏国内阁还没有发展成冉明心中的内阁,此时的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并不是一个精神象征,而是拥有着实实在在的、至高无尚的权力。如果冉明到最后把国家体制改成自己理想的模样,很可能激起以后太子的反感,甚至可能与内阁发生激烈的冲突。哪怕将来的皇帝并没有一兵一卒,可是凭借着冉明、冉闵父子建立起来的威望,这个皇帝将拥有非常高的影响力。况且在百姓和天下人的眼中,内阁与皇帝争取,本身错的就是内阁,只是首相想当曹操而已。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人站在皇帝这一边,与内阁产生激烈的斗争,这种情况是冉明最不愿意看到的。
冉明对目前这种局面感觉有点棘手,此时同一个天空下,魏国船王王丁和魏国远洋美洲探险队的副队长、魏国皇家特卫少校情报处长孟恩站在魏国远洋探险队的旗舰“挑战者”号的甲板上,前面是一望无垠的大海,在海风的吹拂下随着波涛起伏。
就在这时,王丁的脸色大变。作为一个经常跑船的船王,望云识天那是他的基本功,他看出马上将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风暴。
孟恩道:“王兄,怎么了?”
王丁拿着手中的望远镜递给孟恩道:“你来看看!”
孟恩看着远处的巨浪也是骇然不已。“糟糕,居然遇到了龙吸水”
“全体人员注意,附时警惕海面的巨浪,保持平稳航行!”王丁回头冲身边的水手吼道:“生死就在旦夕之间,任何人不得大意!”
魏国远洋美洲探险队是由五艘“海鲨”级远洋运输船组成,这种“海鲨级”运输船标准载重量是三万三千石,相当于后世一千五百吨。这种远洋运输船已经是魏国目前较大的海船了,只是在大洋中,这种船比一叶扁舟强不了多少。
孟恩的脸色越来越阴沉,突然,一个大浪迎着船头打了过来,飞溅出的浪花洒了王丁和孟恩二人一身。王丁此时的脸色突然一变,“发旗语,通知“勇士”号和“追随者”号。立即左右避开浪头!”
在望斗上的瞭望手此时已经把身体绑在了望斗上,可是随着巨浪的颠簸,他仍然像在抽搐一样传达着王丁的命令,而其他舵手在得到王丁的命令后,立即转舵。可是由于大浪的速度过于迅速,虽然排头的“挑战者”号顺利的避开了巨浪,可是后面的“勇士”号和“追随者”号刚刚过了船头和船身,巨浪仍然打在了二船的船尾。
“勇士”号和“追随者”号就像触礁一样,整个船体都跳起了舞,而甲板上几名水手也被甩进了涛浪中,差不多十几二十个水手甚至连浪花都没有掀起来,就消失在海面上。最惨的是其中一名水手腰上还系着绳子,可是等船上的水手把他从海里拉上来的时候,发现他的脑袋已经如同一个烂西瓜,很显然他被巨浪卷起撞到了船弦上。
王丁也好,孟恩也罢,他们都已经习惯了,魏国远洋美洲探险队总共五艘船,共计一千一百五十三人,如今“先锋号”已经触礁沉没,而当时“先锋号”上共一百九十二人,仅仅救上来七十字,告诉他们天气的变化。比如现在天气就预示着天气将会变得晴朗,他们暂时安全了。
可是王丁却没有开心,因为按照冉明给他的航海图来看,他们应该早在半个月前就遇到冉明航海图上标注的航海图来看,他们已经偏离了航线,距离目的地差了不止一点半点。因为按照航海图,就算他们错过了大科组季岛、奇里科夫岛,但是却不应该错过亚历山大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