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此时就像一枚熟透了的果实,随手就可以采摘了。康利幕克虽然对籍破虜的忠勇比较佩服,可是佩服规佩服,该杀的还是照杀不误。康利幕克也知道时间越久,魏国将士的哀兵之势就会凝结的越坚固。不能让魏国将士的这种情绪蔓延下去,因此下令猛攻。
而籍破虜更加明白这个道理,除了鼓励城墙上的将士外,他更来回奔走,安慰和鼓励那些将士,甚至动员城中年龄较大的老人或是壮年妇女参战。因为谁都明白,一旦北庭被攻破,在北庭城下死伤惨重的西域诸国联军士兵肯定会屠城,任何人都不能幸免。
此时,西域诸国联军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北庭城外不仅有五六万宇国军,还有数万西域诸国的炮灰,这些人虽然年龄大了,老弱皆有,可是他们一旦发狂起来,对北庭的破坏力丝毫不亚于那些宇国军将士。而北庭城中此时仅剩五千人马,其中轻重伤员就多达两千余人。
五千余人虽然听上去不少,如果防守那些防御型的城关,这些人马就足够了。可是北庭偏偏只是一座综合性的城池,城池规模大,需要防守的力量就多而敌人的优势兵力将可以全部施展开来。
足足两万余人马从北庭城的四面开始发起了激烈的猛攻,为了能一举攻破北庭,不给魏军将士缓冲的余地,康利幕克同时也布督战号令,“给我冲上去,回头者杀!”
康利幕克的近卫部队变成了督战部队,持弓指定了前面的将兵,果有稍稍退却者或迟疑被当场射杀,西域诸国联军将士眼见后无退路,不得已拼命向前,魏国的武器优势因为物资消耗殆尽也丧失殆尽了,毕竟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还是人。集聚在一起犹如一块块的山石巨岩猛向城墙压来,城墙上的魏军将士阻拦不住。纷纷被杀死在当地,甚至连撤退下来的机会都没有。
在冷兵器时代,汉人在力量方面普通不如那些西域诸国胡人,毕竟肉食动物,比素食动物力量大得太多了。眼见城墙上的魏国军队劣势越来越明显,薛强突然从籍破虜身边的侍卫手中抢来他的节旗,然后,把节旗快速从旗杆上取下来,再套在他的长枪上。
第1023章 可惜了
籍破虜有些懵懵地道:“你干什么?”
皇帝不能事事躬亲,所以必须指派人代行,然空口无信,辄以节为凭,汉朝使节没有区分层级,到了晋朝,使节开始区分层级。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
薛强举起籍破虜的节旗,黑底白字隶属着魏字大旗,上面还带着四个小字:“如朕亲临”
薛强在举起节旗的瞬间高呼着:“陛下万岁!”
战场上许多人都望过来了,薛强的节旗举起除了近在咫尺的人外没一个看得见他。众人只是望见了象征着皇帝亲临的节旗,纷纷跟着薛强大叫:“陛下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在魏国,通过变文故事的传诵之下,人人都知道几段冉明的故事。冉明不仅仅是魏国的皇帝,更是魏国臣民百姓心中一个永远的不败神话,他就是一个神,一个传奇。皇帝在百姓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冉明这样亲民爱民的好皇帝,更何况冉明还是魏国的一个战神,一个胜利的代名词。先是十几个人呼喊,跟着是几十个人,跟着是几百个人,最后数千魏军同时齐声呼喊,那四个字的节奏仿佛有某种魔力一般,在顿挫抑扬中让所有魏军将士热血沸腾起来。
魏军将士虽然不知道节旗下面其实并不是籍破虜,但是他们却看到了节旗,一起朝节旗那里汇聚。这时从众心理已经爆,在那四字口号之中连许多百姓都莫名其妙地陷入癫狂,一些人冲到了城墙上西域诸国联军将士面前,被敌人被活活砍死,可后面依旧继续涌上,也不知道是由于他们本身已经丧失了判断力,还是因为前面的人在往前面冲后面的人又涌上来,以至于他们身处“人流”之中不得不往前。
城墙的空间毕竟还是太小了,在这股“人流”的冲击之下,那些登上城墙的西域诸国联军将士就像是火苗,而这股“人流”则如数千只蚂蚁抱在一起准备滚过火海一般。这种反回到动物本能的阵势注定了最外围者必死无疑,而身处其中的大部分人却还是可以活下来,这是冷兵器时代才有作用、特定战场上才可能生、根本无法预先操练的蚁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