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长史李业顶替张平成为皇家特卫新任特卫将军,杜聪因祸得福,不仅没有被处置,反而官升一阶,成为皇家特卫二号人物,特卫长史,而刘召则不升不降,仍留任皇家特卫记事参军之职。冉明不光对皇家特卫领导层进行调整,对皇家特卫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把内卫营校尉霍棋从内卫营调出,成立新的组织廉政司,归内阁和皇帝双重管辖,活动经费由内府和内阁共同负责支出,内阁出其中百分之三十的经费,而内府则出百分之七十的活动经费,负责侦察全国官员廉政建设工作,打击贪污腐败。而辽东营、江南营和巴蜀营则撤销组织机构,成立大魏安全局,负责全国反间谍侦查、情报渗透等工作,新成立的国家安全局有辽东营校尉荆展任首任安全局局长,谢莹玉任副局长。
皇家特卫职责仍不变,直接向皇帝负责,负责统筹魏国情报工作。不过把驿站系统从皇家特卫独立了出去,由交通部负责管理。
皇家特卫是冉明的天子亲卫,所以内阁对其人事变动和职责调整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但是内阁对冉明分出皇家特卫之权,监察官员和官员亲属的廉政工作,是支持和反对参半,可是他们无法左右冉明的意志,只是默默遵守。
这次皇家特卫变动来得非常及时,特别是大魏狼骑兵学院的建立,让魏国获得了大量各色人种的出色职业情报人员,在情报上面占据了明显的上风。随着冉明被西域异变的事情牵扯到了绝大部分精力,对于洛阳黄河大桥的建成通车典礼,冉明只好遗憾的缺席了。
尽管负责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公输绰非常失落,可是随着皇后的到来倒场面倒显得异常圣大。皇帝纪元四七九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上午,魏国全国各地郡城以上级别的城市,都收到了新一期的大魏帝国时报,首版头条,赫然是大魏皇帝陛下冉明的圣旨。
现在的魏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了,魏国民众的生活,也比十几年前好了很多了。特别是在魏国开疆扩土,获得了大量肥沃的土地之后,魏国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粮食危机了。解决了温饱之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魏国民众,对魏国冉氏皇帝和朝廷,更是发自内心的爱戴和感激。在他们的心目中,魏国皇帝陛下就是被神化了的存在了。
很多百姓都自发的在家中设立冉明的长生牌位,看到这一期的报纸居然有皇帝的圣旨,这些魏国百姓都一下子疯狂了,毕竟一期报纸不过六个大子,仅仅三个馒头的价格,如果是十几年前,百姓肯定会慎重考虑的,可是现在谁家中还缺那个三个馒头?哪怕是不识字的百姓,也疯狂的去买报纸,决定把冉明的圣旨放在家中供奉起来。
冉明的圣旨,和冉明的习惯一样,只要是全国下放的件,便于百姓能看懂意思,冉明通常都是采取白话的方式写作。此篇圣旨,无论格式和体,都不能称为圣旨,勉强可以称为“告全民书!”
第1021章 宣战
“大魏帝国的臣民们,大家好,就在昨天帝国刚刚接到消息,西域诸国与黄帝纪元四七九六年正月十六日夜凌晨,悍然对我大魏北庭城发动了攻击。更让人气愤的人,西域诸国还对我们大魏滞留在西域的百姓,进行无差别的攻击,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一万余大魏百姓被西域诸国残忍的杀害了。事后,西域诸国携带大量的财宝,向朕道歉,妄图取得朕的谅解。朕要求西域诸国交出残杀朕子民的凶手,赔偿百姓的损失,但是西域诸国同意赔偿损失,却拒不愿交出凶手。朕能谅解他们这些狼子野心的贼子吗?不,绝对不能。朕不需要的是道谦,我大魏臣民的性命,也没有那么廉价,朕只信奉一个道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作为大魏的皇帝,朕有职责,有义务庇护所有子民,因此面对西域诸国乱臣贼子的一再挑衅,朕决定既日起,大魏向西域诸国宣战,另外朕要告诫全军将士,面对残杀我大魏百姓的侩子手,朕不允许他们投降!”
“宣战,打死西域诸胡,要让他们知道挑衅大魏的代价!”
“是啊,胡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早些年,他们杀了我们不少人。这一次,居然又敢挑衅帝国,帝国绝对不能够放过他们。”
“帝国万岁!打败西域诸国!”
皇帝亲自发布圣谕,让帝国民众们爆发出了强大的热情。南到南洋的金州,北到瀚州。东到营州,西到沙州,凡是有帝国民众居住的地方,都爆发出了支持帝国对西域诸国宣战的声音。他们狂热的高呼着口号,表达着对帝国皇帝陛下的敬意。
无数百姓涌上军营,请求参军,为皇帝陛下讨伐乱臣贼子。各地官府组织所有官员学习领会冉明的“告全书书”和内阁向西域诸国正式宣战的战书。而各地的县学、州学以及不少私立学校,同样也对所有学生讲述冉明的圣旨。
在这一刻,魏国凝聚力再一次增强了。华夏民众期待朝廷为他们做的事情不多,在他们为国流汗付出的时候,不要让他们流泪,他们就感觉满足了。古语有云,仓足而知礼节。随着魏国百姓解除了饥饿的威胁,他们对生活的目标就慢慢的提高了。从前,他们为了活着,哪怕受尽胡人的折辱,也像猪狗一样顽强的活着。可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却追求自己的天朝大国民的尊严和强国上等国民的政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