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页

大魏霸主 tx程志 2441 字 2022-11-11

王简学的也是儒学,自然明白这些学生的意思,此时学生正在读书,也就是说,这里此刻孔圣人最大,只要是打断学生读书,就是对孔圣人不敬,这个罪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一旦闹将起来,肯定能把人弄得人败名裂。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王简也不敢擅自上前,只能站在外面观看,周围的官员看到连他也不敢上前,他们自然更加不敢,因此一个个都只能站在后面张望,反正这些国子监生和太学生以及书院的学生们已经把宫门给堵了,他们今天恐怕也上不了早朝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官员被堵在宫门外,最后连王宁和谢安等人也来了,但是那些学生的读书声不停,他们也是不敢上前,结果只能这么僵持着。

就在王简一筹莫展之际,太傅申钟、总参谋长籍罴、太尉董润等一些武臣陆续抵达皇宫之外,看着这些被堵在宫外的大臣,王简的忧虑之色更浓。

谢安悄悄来到王简身边,拱了拱手道:“王公又何发现?”

“发现?”王简这时才想到这些学生反常的表现,肯定有所企图,所以也就不假思索的道:“恐怕来者不善啊!”

“定是来者不善!”谢安皱起眉头道:“刚刚安有所怀疑,现在可以肯定,这背后一定人幕后黑手!”

王简看着谢安欲言又止的样子,叹了口气,又仔细观察起来。要说此时夜色正浓,可是皇宫城墙上却挂着无数个庞大的气死风灯,这让皇宫门前的视线非常开阔。对于魏国三学的学生,王简也有不少熟人,虽然对于此事他并没有听到风声,不过太原王氏嫡子弟一个也没有出现在这里。不仅是太原王氏,就连与太原王氏交好的家族子弟,也不见此列。这个时候,王简摇摇苦笑“都是一群傻子,被人卖了还被人数钱。”

身在太武殿中的冉明一早就得到了消息,当然这个消息比较全面,比如组织者是谁,参与者是谁,有何目的,这一切情报都摆在冉明案头。利用这些学生向冉明逼宫,逼冉明驱逐墨家。

要说儒墨之争,首先要了解儒学和墨学的理念。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主要思想均记录于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之根本在孝、悌。孔子尊崇周公,尚周道,以“礼“治国,强调“尽人事,听天命“务民之义“要“敬鬼神而远之“。而墨学墨子提出与儒家不同的主张,包括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用、节葬、非命、非乐、天志、明鬼。这表明两家不但在学术渊源上不尽相同,而且长期以来一直互个相容。

儒家孟子批评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将其思想比作“乱臣贼子“的思想,认为其对人类的危害无异于“洪水猛兽“孟子滕公下。淮南子要略称墨家学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糜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说明儒家与墨家的区别。

其实儒家和墨家理念冲突最严重的是一点,是儒家的礼,儒家重礼,而墨家则轻礼。在礼礼者,不学“礼”无以立,管子牧民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间婚嫁、丧娶、入学、拜师、祭祀自古都有礼乐。其实简单的说,所谓的礼就是社会秩序。就是儒家看不贯墨家人人平等那一套理论,而墨家则主张兼爱,不分等级出身。这是一个主张建立齐全的等级制度,而墨家则是两千年以后的人人平等论。

要说墨家也是命运坎坷,如果墨子出生在后世,他这一套理论肯定很容易被人接受,可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却非常难。别说那些既得利益者,就连普通百姓也不支持,人人平等这个理念。要是父与子平等,君与臣平等,夫与妻平等,这不是乱了纲常吗?

对于这些儒家和墨家的旧年陈事,冉明根本没有必要计较,更没有必要插手儒墨之争。但是以目前墨家的实力,肯定不是儒家的对手,如果不拉偏架,墨家恐怕会被儒家吃得渣都不剩。

冉明却没有做任何表态,他要收墨家所用,当然要打掉墨家心中最后那一丝傲气,准确的说是要墨家放下他们心中那点毫不足道的矜持。

此时天色皆以大亮,冉明从皇宫中发出口谕,宣布罢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