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种规模的爆炸,其实在后世连战术级别都算不上,威力也小得无话可说,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无可比拟的。猛烈的爆炸响起,那些炸点周围的冉智军将士连惨叫的时间都没有,就被瞬间撕成了碎末,有的更是直接被火箭弹命中,被炸成血雨肉末,向四面八方飞射。阵地上到处散落着燃烧的弩炮和投石机零件,零碎的血肉小块,还有许多被烤焦的尸体。
这种狂风暴雨般的打击,让周晓泉如丧考纰。冉智军的弓弩手也好,器械兵也罢,他们甚至没有坚持半柱香的时间,当王猛的一千余敢死队成员呐喊着,吼叫着冲到冉智军弓弩手阵前时,这些冉智军弓弩手哇哇的大叫着,他们赶紧丢掉了手中的弓弩,然后头也不回的跑了。在这个时候,他们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还有甚者居然慌不择路,居然跑进了火海中,被烧成了火人。
事实上王猛也错了,他只要集中这些百虎齐奔式火箭和弩炮、火箭,根本不用发起步兵冲锋,就可以解决掉这些敌人,完美的解决掉这些潜在威胁。只是王猛也害怕啊,他害怕冉智军采取烈火焚烧城池,所以王猛不出手则已,一出击就是奔着往死里揍的架势。
王猛的敢死队成员,绕过了火海,继续进攻,只要冉智军溃兵冲到了他们的大营中,利用了营垒里的各种防御工事,这才抵抗住了敢死队的追击。区区一千余人的敢死队成员,居然追着两三万人在前面亡命而逃。
拿着观测热气球的情报,王猛知道了冉智军不仅所有器械被毁,而且库存的猛火油也被大部分烧掉,大火直到日落时分这才慢慢熄灭,幸亏这还隔着五十步宽的护城河,否则一旦让这种大火在邺城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王猛终于松了口气,冉智军的器械营被毁,他就算再想打造,不有三天功夫,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就算冉智能打造好这些弩炮和投石机,可是猛火油却没有办法及时补充。这就给了冉明足够的时间发动“囚牛计划”。
王猛组织的一千余名敢死队成员,在面对冉智军营垒防御的弩机打击下伤亡惨重,八牛弩、马公弩以及脚登弩甚至连箭塔上的床子弩也加入了打击行动。别说这一千多名不着甲胄的敢死队成员,即使准备充分的大军,面对逸以待劳的坚营壁垒,想要取得突破也非常难。结果倒好,一千余敢死队成员,结果成功逃回来的只有不足两百人,其中还有过半伤员,七十余人被大火灼伤、床子弩和八牛弩击穿躯体,面临着下半生残疾的悲惨生涯。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取得的战果是非常辉煌的。至少冉智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短时间内冉智根本不可能发起大规模的攻击。
“将军,这一次突袭非常成功。不仅摧毁了叛军的器械装备,还焚烧了敌人的猛火油,也给陌刀军集结赢得了宝贵的时机。”参谋兴奋的向王猛道:“根据陌刀将军雄将军的意思,现在陌刀准备完毕,士气如虹,随时可以发起反击。”
“苍天保佑大魏,我们完成了陛下交待的任务。”王猛笑道:“陌刀军已经出现在城内,吾想用不了多久,城外的冉智就会得到这个消息。给陛下发密信,告诉陛下时机已经成熟,可以执行囚牛计划了。”
在汉族神话传说体系中,有龙生九子的说法。当然所谓的九,并非只是指龙的九个儿子,在这里九是虚数,同时也是贵数,如九五至尊,九鼎,九天等。在龙的九子中,老大就是名叫囚牛的,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第935章 冉明回来了
第其实并没有结好,冉智军一旦撤退,特别是不惜一切代价从水路撤退,冉烽根本就挡不住他。也有朋友会说,你的书中把主角的海军吹得这么强大,怎么不自南向北进攻东晋?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首先魏国并没有预计到这场战争,同时魏国海军主力几乎全部都在苏门达腊附近。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坐过轮船的话从那里抵达东晋交州、广州需要多长时间?风帆时代的帆船,即使最快的飞剪船,在顺风的情况下,时速可以达到十七节,平均十四节左右,而且不具备夜航条件。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意外。在本书中作者设计这个航行时间最快是两个月,从主角返回立即登基,一个月发生战斗,如果没有电报?如何通知南洋的海军?好吧,这只是小节问题。
冉智军此时拥有着庞大的运输能力,十数万军队一旦从水路逃跑,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都可以到处点燃战火,让人防不胜防。如果冉智不在魏国沿海登陆作战,即使采取海上游击战,南洋海军也不是那么容易灭掉冉的。这才是冉明头疼的地方,在设计囚牛计划的时候,冉明曾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南洋舰队,让他们组织一支轻型舰队北上,登陆夷州,抄掉冉智在夷州的老巢穴。按照速度推算,南洋海军恐怕刚刚接到消息,即使最快动员,恐怕还不能出发。
可是冉明实在不敢放任冉智攻打邺城了,如果真让冉智攻破了邺城,那么乐子才大了。现在只有祈求籍罴籍大将军可以成功说服籍破虏麾下的那些安北军反正了,如果籍罴可以成功说降安北军三个主力营,以及后续收降扩编的军队,籍罴就可以拥有四万余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