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皆是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如今我们魏国统一天下在既。儿臣又能逃到哪里去呢?”冉智痛哭道:“母后您就如此狠心吗?如今您已经失去老三现在你要眼睁睁的看着我与老四也要被老二杀掉吗?”
听到这话董太后这才想起,这一次可不是冉智自己叛变,其中还有老四冉裕呢,历朝历代对待叛乱都非常残酷,一旦冉明回援,不仅冉智会兵败身死,就连老四冉裕也有可能被处死。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六个儿子其中三个被杀,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何其残忍的事情。这一刻,董太后母爱泛滥了。她失声道:“不会吧,事情会这么严重?”
只是董太后的语气毫无底气,说出来不会的话,恐怕她自己都不会相信。
“天家无亲情啊!”冉智道:“儿臣不是想当皇帝,只是想活下去,这次攻打邺城,真正的目的就是挟持老二那一家子,控为人质,逼老二妥协。若是没有老二顾忌的人质在手,恐怕孩儿必死无疑。”
董太后深深的叹了口气,董太后当然不是褚太后那样的政治女强人,连冉智这么浅显的骗术都看不穿。如果冉智只想活下去,在圣泉镇以教师作为掩护身份,冉明肯定不会对付冉智。可是冉智还是耐不住寂寞,组织部曲出海,占据夷州,建立修武国,说穿了冉智还是贼心不死。当然,如果冉智只是占据夷州自立为王,冉明也会听之任之,只要冉智不窃土分疆,冉明肯定会默认冉智为修武王的事实。只是冉智费尽心思,利用晋魏之战的机会,突袭邺城,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活下去那么简单。
能占领邺城,控制魏国中枢,采取封官许愿,甚至不惜地方自治的方式,获得封疆大吏的支持,与冉明展开最后的皇位争夺。即使失败了,有邺城七十余万众作人质,冉明肯定会同意冉智分封的计策,冉智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优势。
董太后还是中计了,因为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如吕后、褚太后、窦太后、武则天那样拥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在政治方面,董太后其实就如一个平常的母亲,他不看中什么国家社稷,最看重的还是儿子,亲情。
只是冉智的打算非常好,可是他却碰到了王猛这个对手,要知道历史上苻坚之所以能从一个宗室藩王成为氐秦皇帝,并且统一了北方,打败了燕国、代国、凉国、仇池国等分裂政权,以及各地的地方豪强,其实依靠的还是王猛一已之力。
就在冉智把董太后请入中军大帐,进行密议的时候。王猛也准备好了突袭冉智的器械部队的最后准备。燃烧弹和猛武全才,为魏国开国之初时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只是随后苏林淡出了魏国的朝廷,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非常大的隐情。
第934章 囚牛行动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的大变革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人的饮食、服装,以及生活习惯都深深影响了汉人。特别是我们所熟知的大唐,真正的唐装特点是紧身、圆领、开叉,其实这都明显带着胡人服饰的风格。
不光胡饼进入了千家万户的饭桌上,而且还有胡人开发的社会风气。总的说来,魏晋南北朝纷纷扰扰近四百年,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是一个没有生气的时代,每个人似乎在出生的一刹那就决定了你今后的地位和命运。“自古得人才者国昌”,在这样一个没有生气的时代里,才能不被看重,出身才被看重。这和我们后世差不多,进一个好单位或者升职等等,才能不是关键,家庭背景才是关键,人脉才是关键,与九品中正制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政权形势下,若不进行改革,断无长久之理。但我们也无需担心,哪怕即使再来一次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只要我们民族经过几十年的治乱而兴,我们民族肯定还会崛起——这就是我们大汉民族最为可爱、也最为可敬之处。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子弟还有一些如今看来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行为习惯,比如,男人喜欢抹粉,佩戴香囊,而且审美观点,以病态的纤瘦为美。这也不算是诟病之出,最奇葩的是整个社会上流行养男宠、孪童、恋童。其实这种风气倒不算是受胡人影响的,自古以来都有这种风气,孪童最早见历史的却是汉武帝,同性恋的皇帝也不在少数。苏林其实也是一个同性恋,不过他并不是汉武帝、苻坚那种人男女通吃,而是像龙阳之好的龙阳君、断袖之癖汉哀帝一样,是一个坚定的同性恋患者。
苏林初见冉闵那英俊的外表,特别是剑眉虎目,英气逼人,甚为喜爱。为此,苏林不惜大力资助冉闵,不仅把价值万金的镔铁宝甲一副,而且还送给冉闵一千七百余斤镔铁,五十匹战马、一百二十匹驽马以及五百金和粮食两万余斤。要说镔铁,隋唐时期始见记载,事实上最早出现的镔铁则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在三国演义开章第一回就写到刘关张结义,苏双献于刘备镔铁一千斤,刘备所使用的“双股剑”、关羽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张飞所使用的“丈八点钢矛”皆由这一千斤上好镔铁打造而成。
中山苏氏是经营盐铁生意的大豪族,特别是创造出来了双脂蘸火法,这样以来,苏氏生产的钢铁极为锋利、硬度很高。当然由于科技水平限制,苏氏的镔铁生产仍采取传统的渗钢法,既用经过反复淬火和低温回火,锻打而成。这种钢的硬度高,可惜生产成本很高,无法大规模应用。镔铁的价格高得离谱,每斤生铁在那个时代大约一百四十钱左右,而镔铁的价格却高达一千五百钱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