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伊。臣,绝不辱命!”冉元杰大声道。
“很好!”冉智道:“船只准备靠岸,登陆。”
乐昌就是后世的南乐,乐昌位于河南省东北隅,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汉置乐昌县,北魏改昌乐县,五代后唐改为南乐,后南乐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在这个时空,拓跋氏没有机会再建立北魏了,所以乐昌仍然沿用汉朝的名字。南乐虽然是一个平原城池,但是由于邺城在后越时期成为了政治中心,这个扼守着黄河水道,交通非常便利,所以也成为南北货物交易之地。
别看区区一座原本不足七千人口的小城,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人口增加了十倍,成为了拥有近八万余人口的上县。此时冉元杰率领仆从军上岸,直接渡口西南十八公里的县城。此时这里属于兖州乐昌郡,是县和郡同垣,因为郡治所在地,所以城墙防卫规模不算太小。
早在渡口那五十名余乡勇点燃狼烟,乐昌就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经过紧急扩充,这个原本拥有不到一千名郡国兵的城池,短短时间内扩充到了三千余兵马。当然这些兵马,都是没有怎么训练过的百姓,战斗力非常低。
说实话,作为内陆城池。乐昌城的城墙也不算高大,周围全是两丈八尺高的城墙,最大规模防卫建筑,也不过是三座箭楼。
可是倭国人哪里见过什么城池,哪怕冉智在夷州建立的都城修武城,在倭人眼中,这已经惊为奇迹了。不过在冉智眼中,这不过是偏远下县县城的规模,远远谈不上巍峨。而乐昌再怎么不济,也是郡县。
可是倭人也不善长攻城,没有办法在这个时期,倭国自己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城池,就连国都,也不过是汉人村镇级别的建筑。冉元杰倒是无知无畏,还和在倭国劫掠时那样,数万人马,一声怒吼潮水一样蜂拥而来。
这让乐昌太守惊讶坏了,乐昌太守、都尉非常不解,乐昌城墙虽然不算高大,也不够坚固,却不是人可以徒手就是攀登上来的。他们这么做除了送死,还能做什么?
虽然不解,还是下令反击。如果这个时候,魏国制式装备仍是弓箭,那么下场肯定可怜,因为刚刚摸到弓箭的人,能射到哪里,只有天知道了可是弩机是傻瓜式的射击方向,标尺、望山、目标三点一线,就可以命中目标。
但是到底是新手,一千多只弩箭射下去,只有不到百人被射中。让乐昌都尉甚至感觉脸上发烫。
乐昌都尉吼道:“都没吃饭,瞄准了再射,箭不要钱啊!”
就在这时,倭人也用倭国长弓开始射击,倭国长弓弓展几乎接近一米二,拉力大部分在一石以下,采取竹制,张力有限,威力也小。不过却射中城墙上数十人,差点让城墙上的守军不战自溃。
好在乐昌都尉也是打过仗的老鸟,派出亲兵充当督战队,连续砍翻了七八名溃逃的青壮,这才稳住了阵势。不过看到城墙上的倭人居然在搭人梯,什么灰瓶、擂石滚木,一股脑的往下扔,砸得攻城部队狼狈不堪。
这个时候,乐昌守军发现这些倭人叫得虽凶,声势也非常骇人,却没有什么可怕的。慢慢守住稳住了恐慌的情续,慢慢的把训练时的水平发挥了出来。弩箭再攒射,同样一千余人的箭雨,居然可以射中二百余敌人了。
这场甚至连流寇都算不上的攻城方式,让籍破虏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流寇攻城,纵然没有攻城武器,至少也准备点简易云梯啊,可是这个冉元杰,简直就是一个脑残,把自己的部曲就不当人看,这么消耗,他这个外人都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