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罴紧张命参谋将冉明的命令下达给张温。在重型榴弹炮没有发明之前,战争的形式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中国古代的城墙,只要不是年久失修的残城,原始的黑火药炮弹和火箭弹根本啃不动。
这种情况直到太平天国时期,才发生改变。太平军用棺材装上火药,塞进城墙底下,去炸城墙,就连南京这样的大城都被炸开了,所以城池变得容易攻破。
樊城北门外,赫然伫立着一座坚固的营寨,墙高八尺,内外双壕,以郭铨的眼光来看,这座营寨有些过于坚固,不知花了多大力气才筑成。这倒也没什么,营寨修得坚固一点,起码不怕敌人出城袭扰。但奇怪的是,距离城墙大约三百步的地方,还有一条长长的壕沟,壕沟后面又修几座小型的土寨子。
深沟坚垒,也是攻城中常用的法子,如果碰上了难以攻克的坚城,除了长期围困没有别的好办法,就会采用这种战术。
但是奇怪的是,魏国只在北门深挖沟壑。樊城有东西南门四座城门,只堵一座城门有什么意义呢?
郭铨想不明白,但是从城墙上却又看不出什么,就在这时,一名校尉道:“禀告将军,城墙听瓮,发现了魏军正在掘地道!”
“挖地道,想偷偷进城吗?”郭铨笑道:“魏军也把本将军想得太简单了!”
中国历史五千年,对于城池的攻守之法有了艺术性的进步,想挖地道进城,这个办法不是没有,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不过失败的也不少。郭铨早就防着魏军挖地道入城,所以他在城中布置了大量的听瓮,就是把大水缸半埋在地下,然后用听力好的士卒听着下面的动静,一旦发现地道口,可以采取放毒烟,灌水的方式,以最小的代价消灭敌人。
只是这一次,郭铨怎么也没有想到,张温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挖地道进城,而是炸城。
第886章 何须担心血染天
对于国内某些人的这种观点,用利益拉拢不行,必须用威。
不论何人,不论何时,与政府同心者往,不同心者任之。不想做汉人,甘愿分裂,那么就死吧,反正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人。蒙古人没有把汉人杀绝,满清屠杀过亿,也没有杀光,这是一个生命力异常顽强的民族。长痛不如短痛。
六千余俘虏被士兵相互指认,最终甄别了出来,这六千余人,事实上却拥有一千四百余名伍长以上级别的军官,这些军官基本上都是西府军的老底子,这些人也是对桓温忠诚度非常高的人,现在他们迫于形势不得不降,如果不杀他们,或许他们会利用放松的机会,制造动乱,到时候,反而会牵连更多的无辜。
这一千四百余人被全部带到了襄阳城前,张温让几百名大嗓门的士兵冲襄阳城大吼道:“大魏王师已至,弃械献城投降活命,顽抗到底死路一条,这就是抵抗魏军的下场!”
几百名士兵连续吼道了将近一刻钟,全部斩首在襄阳城下,鲜血把襄阳北门。
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故为历代兵家所看重。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襄阳城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