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聃下意识的道:“是谁?”
“魏国前太子冉智。”褚蒜子冷冷的道:“桓济才干不弱,但野心更盛,却不能自制,终究是大患。桓温把重权托付给其弟桓冲,早已引起了桓济的不满,若是其中推波助澜,桓济必定会反噬桓温。纵然桓济不是桓温的对手,必然会造成桓温势力的内部分裂。皇儿何不加封其为宁州刺史、南蛮校尉?”
褚蒜子是政治上的女强人,她和满清那位慈禧太后非常像。这位是内斗是内行,外斗外行的极品,深通政治制衡之道。历史上桓济和桓秘篡位,想软禁桓温,其实就是褚蒜子在后面推手。宁州是诸葛亮七征南蛮之后,设立的。下辖建宁、兴古、云南、永昌、朱提、越西、牂牁七郡,大致范围就是今天云南、贵州、广西南部地区,大体就是古代范指的岭南地区核心地带。关键这块地方目前并不是晋朝朝廷直属的地方,而是挂着朝廷的名义,实际独立的划化之地。
但是在司马聃主导岭南开发之时,这里又成了晋国士族门阀的财富来源地。若是司马聃把这块地方封给桓济,那么肯定会引起南北士族门阀的集体不满。这就是政治权术中的最常见的招数,那就是两桃杀三士。
事实上,这就是褚蒜子的阳谋。明知道宁州不好吃,就是一杯穿肠毒药,可是桓济会经得起这个诱惑吗?就算桓济想要,可是士族门阀会甘心放弃这块地方吗?断人钱财等于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有道是什么样的师傅带出什么样的徒弟,跟着褚蒜子十数年的学习,司马聃也是深通此中三味。
司马聃道:“那就加快速度,不仅是桓济,就连桓温的诸臣子也不能结怨,特别是郗超,郗超是桓温的死忠,可是郗超之父郗愔还是忠于朝廷的,朕要加封郗愔为安北大将军、都督豫州侨州、兖州侨州、青州侨州、徐州、扬州军事,迁原豫州刺史袁真为平北将军,加其散骑常侍。”
褚蒜子目光深邃的看着宫外,对于司马聃的成长,褚蒜子还是非常欣慰的。
随既司马聃动作连连,不仅加封桓济,又加封郗愔、袁真以及郗超,郗超为吏部左侍郎、散骑常侍,封爵宁远候。
当然,这些事情是冉明不知道的。冉明已经率领远征军部队开拔了,远征军四万余民夫,经过半个多月的适应性训练,最终仍有四千七百余人无法适应训练,晕船有部分心理因素,也有部分生理因素,这个问题在后世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是短途航行,还可以克服,像远征笈多帝国,这可是要命的问题。
如果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这是非常打击士气的问题。冉明就命人把这部分不能适应的民夫从部队中剔除出来,发放钱财,让他们回家。这部分钱财从征召之日开始计算,每个人得到的钱财也不是相同的,不过至少也有五六百至上千钱不等。
这些被剔除出来的民夫,尽管可以马上回家,可是没有并没有感觉到开心,他们反而感觉后悔。毕竟这个钱挣得太容易了,比做工容易多了。当冉明命令在青州、兖州、冀州征召四千七百余民夫时,这下简直疯了。每一个征召点都排起了长队。人数充足,让冉明有了选择,在青壮中优中选优。
不过这部分民夫并不会随冉明直接出发,他们而是同样经过半个多月的适应性训练,在完成初步训练之后,再随辎重部分追赶冉明的大部队。
或者是上天垂怜,冉明一路上倒没有遇到什么麻烦。这和冉明第一次出海时不同了,经过六七年的发展,从青州至吕宋的航线已经成熟,这里不再不复杂而陌生的海域,这里成了魏国的后花园。
历史上的马尼拉,现在的伏波城,得到冉明到来的消息,吕宋总督刘器,带领总督府的武官员前来迎接冉明。吕宋经过七八年的发展,汉人人数已经突破了五万人,不过大部分人都居住在伏波城中,在吕宋岛上的平原地带,大量田庄、工矿作坊都已经建立起来了,这里是的丰富矿产,像金、铬、铜、锰、锌、煤、硫磺等被开发出来,然后运向魏国。多达三十多万的奴隶以他们的血肉之躯,在为大魏的经济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