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现在是土地多,人少。尽管魏国的工坊开得工钱不少,可是百姓都不愿意放弃土地。对于中国人来说,钱再多,不如土地来得踏实。古代由于交通不方便,而且种植方式落后,没有后世的大型机械,每到春耕秋收,都需要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拥有土地外出帮闲做工的的农民并不少。至于士族和豪强的土地,越来越难找到人种了。古代自耕农的税收其实并不算高。可是都是地方官吏的层层盘剥,粮食收上来会有损耗,地方小吏和衙役都没有工资,每年的税收工作,是他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所以各种原因加杂起来,百姓的负担就重了。更重要的,农民还要承担非常繁重的徭役,像什么修桥补路、挖沟开渠,修缮城池,甚至军营的修建,都需要农民去做。
去服徭役的农民,不仅需要出人力,还要自备粮食。服徭役时,粮食不够吃,加上体力劳动繁重,所以很多人就死在了工地上。这样的负担非常重,如果是太平年代,风调雨顺,一般农民还能承受,可是一旦天下大乱,百姓根本承受的能力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萌户自然而生。士绅阶级不仅有免税的特权,同样还有免除徭役的特别。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都会依附在士绅门下,成为他们的萌户。这样就可以避免服徭役了。即使高达六成七成的田租,对于百姓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可是现在魏国的各种基础修建都采取了商业招标的方式,官府出钱,商人组织施工队进行施工,虽然还需要农民去做工,但是却不仅不需要粮食,还可以挣不少工钱。而普通农民则不需要承担徭役了,这样以来,士绅和豪强的萌户,佃户,都没有了吸引力。除非政府手中的公田太少,根本不够分配,否则没有愿意当士绅豪强的佃户。
冉明就是采取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削弱士绅豪强的实力。暂时迫于士族门阀的威势力,那些大家族门阀的萌户和佃户还不敢私自脱离依附关系,可是那些小的士族或地主可就惨了。他们家里虽然有地,可是没有足够的威慑力,地反而没有人种了。尽管田租一减再降,可是百姓都愿意当自耕农。首先求变的就是那些小士绅和豪,他们积攒了数代的财富,钱当然是有。不过土地荒废,就是金山银山也有吃空的一天。中国自古就有危机意识,他们开始选择出路,土地变卖给国家,他们要么开设工坊,要么选择出海跑海商。
“这位老板,您是准备出海啊!”伙计道:“要是第一次出海,我就劝你买我们的鲸鱼级大海船。虽然大魏海军不断围剿,可是大海太大,大得你不能想象,所以海盗还是有的。不过海盗的船都小船,对付这种鲸鱼级的大船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你看到船的第一层甲板上的吊杆了吗?”
杨运点点头。
伙计道:“这种吊杆其实和海军五牙大舰上的拍杆是一个性质,我们鲸鱼级上的吊杆不仅可以吊运货物,还可以稍加改动,就成为拍杆。大船上有压仓石,让人把压仓石吊在吊杆,这样就成了拍杆。看到海盗的船,压仓石一丢,海盗那种小船就可以给他们砸沉了。鲸鱼级大海船只有四座吊杆,可以随时改成四座拍杆,一艘鲸鱼级大海船,十几艘海盗船根本占不到便宜。而且……”
“而且什么?”
伙计神秘的道:“而且鲸鱼级海船上还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加装八牛弩。”
第790章 爷俩一起微服私访
杨运曾是魏国将领,岂会不知道八牛弩,对于魏国来说八牛弩就是国之利器,岂能私授?
看到杨运不相信。伙计道:“老板,这年头在大魏的地面上,你需要遵守王法,可是出了海,就是化外之地,那里拳头大才是正理。”
在这个年代的海商,还真没有规矩的商人。他们都是半商半匪和性质,能做生意就做,能抢的时候,绝对不会手软,要不然这个财富也不可能来得这么快。
不过杨运可不知道,作为战舰,五牙战舰只不过是冉明在这个时代的牛刀小试。当然冉明并不懂战舰的设计,他只不过懂得战舰需要有龙骨。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个思维上的突破,魏国在造船业上取得划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远洋的科技其实并不发展。尽管造出来的船够大,够高,但是通常情况下,这种船都是内河内湖,适航性差。特别是三国时期吴国造出了五层楼船“长安”可以装载三千甲兵,在那时候,绝对是超级战级。但是因为没有龙骨,所以为了保证大船不散架,必须把船造成宽、短,而且中国古船通常都非常高,结果“长安”号在被风吹翻了。
五牙战舰其实也有这方面的问题,航速低,尽管比同时期晋朝战舰快,但是比起同时期的古罗马战舰以及腓尼基人的战舰,五牙战舰在速度和灵活方面并不占优势。另外就是进攻手段,对于历史上占据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希腊火和弩炮,冉明心中也是没有底了。所以,早在冉明从建康归来时,五牙战舰就开始停止建造了。
他向解飞、魏猛提出,海军需要一种修长、单层、简洁、速度快、抗风浪强,战斗强悍的战舰。经过六年多的发展,魏国在造船业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冉明挖了东晋的墙角,得到大量优秀的匠人。解飞费时一年,拿出七八种设计方案,最终冉明采纳了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