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代的人虽然自我麻醉,却不是满清时代的奴才,他们都敢言敢说,虽然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建设性的语言。不少借着酒疯,真真假假的议论起来当朝政策。
其实汉语化博大精深,同样一件事,完全可以颠倒黑白。记得有个段子说某报社招募记者,问,假若你是秦朝记者,如何报道秦朝焚书坑儒这件事,有人道:“篝火晚会出现意外,三百余儒生被火烧死,大量书籍被烧毁,秦始皇帝亲临现场,组织求灾!”
这就是政治字,古代的人无耻起来也是没有底线的,要污蔑一个人,能给你说成臭狗屎,同样,要捧一个人,也给你说成花儿。
反正欲之罪,何患无辞?
众士缅怀冉闵建立魏国的辛苦过程,还有以往与胡人战争的艰辛和苦难。从冉闵的行军打仗,到治国安邦,把冉闵都说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圣君,别冉闵了,就连冉明在场,估计听了都会脸红。
他们这么一闹,邺城可都真热闹了。那些百姓也迷茫了,原本不是籍罴要当曹操,要谋朝篡位啊,原来是陛下要回来了。
等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就不乐意跟着冉智当兵打仗了,其实也不由得他们同意,军营周边围了太多的百姓,不少老者还有妇女。有些性子烈的当场就骂开了:“我看你是脑袋被驴踢了啊,居然敢拿着刀对准陛下。没有陛下,你早就被胡人虐死,还有今天的日子吗?今天我才算看出来了,你就是猪狗不如的东西,这日子没有法过了!”
“当年咱们没地没粮,都快饿死了,是谁给你的粮食,是谁给你的地?”
还有老爹骂儿子:“能奈大了,会忘本了啊,今天你不跟我回家,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
第757章 从无效忠何来背叛
寒冬行军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原本就崎岖不平的道路,在人踏车压之后,就会变得沟壑纵横,特别是寒风一吹,被冻实的车辙,不仅容易伤害马蹄,也会容易损失车轮。所以在严寒的冬季,无论汉胡,都会尽量避免战争。
相对严寒的气候,汉人的生活环境还是太过安逸了。所以在这种安逸环境中的兵士,远远没有生活在塞北的胡人抗寒耐冻。
原本寒冷就是汉人的天敌,但是自从这种既轻便又保暖的羽绒服出现后,汉人兵士也可以出现在塞北的大地上了。特别是用羊毛织成的麻绳织成的手套,更让汉人军士如虎添翼。
不过,这种厚厚的手套虽然保暖,但是或多或少会影响作战效果,不过手套都盾牌手、刀、枪、矛手的影响并不太多,最致命的还是弓箭手。
其实不用冉明动脑子,在这时代匠人也尽量完善了这种发明。像用昂贵的貂皮、狐狸皮甚至羊皮、牛皮制成的各类手套应运而生。
就算军中也出现用小羊皮制作的手套,这种小羊非常薄,影响手指灵活的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