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页

大魏霸主 tx程志 2500 字 2022-11-11

就在这时,有一个学员张口欲言。冉明一直都是采取启发式教学,所以对这样的学员,还是非常喜欢的。冉明就点到:“这位学员,你叫什么名字?”

“禀告山长。”这个肤色稍黑,一脸憨厚样子的学员道:“学员陇西郡武进士李玄霸。”

听到这里,冉明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好一会儿,他都是目瞪口呆。李玄霸这是正史上记载的李渊的第三子,后来因避讳康熙的玄烨改名为元。在《说唐》或《隋唐英雄传中》李玄霸都是第一好汉。无敌猛将。他居然是李玄霸?

这可是冉明的偶像啊,可是这个李玄霸却有点毁三观啊。在演义中李元霸是一个张扬、凶狠、霸道、狂放的人,可是眼前的这个李玄霸却没有这半点关系。简直就像一个憨厚的邻家男孩,而且说话时居然还会脸红。

不过,冉明转念一想,在这个时代。士族取名一般都是单字名,如果是二字名基本上都是加了一个之字。既然叫李玄霸,从而可以想到他的出身肯定不太好。不是庶族就是寒门,要么就是陇西李氏的家生奴。

冉明道:“李玄霸同学,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李玄霸怯怯的道“回禀山长,弟子想问要克制诱惑杜绝冒险,难道我们都要以堂堂正正之兵战胜敌人,放弃以奇致胜吗?”

“作为一个百姓,即使犯错也值不了几钱,可是将领如果犯了错,那就会血流成河!”冉明不假思索的道:“未料胜,先料败。记住永远不要把致胜的希望寄托在你的敌人犯错上。所谓的出奇不意,其实就是因为敌人没有想到的地方,如果这个疏漏是敌人刻意设计的呢?那么就会有可能中计。既要出奇,就要记住一个原则,所谓的奇兵,就是死士,把他们当作死人。另外就是尽可能的填补上这支奇兵所产生的恶果。就算把奇兵的失败可能,局限在这支死士队上。”

第683章 慕容垂的意外之喜

“在建安四年官渡之战暴发。官渡之战后期,袁绍已经初战失利中解脱出来,袁绍采取结营紧逼,层层推进的策略,利用兵多将广的优势,把曹操逼得山穷水尽,就连枭雄曹操几乎丧失信心。在这个时候,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并献计奇袭乌巢,最终大破袁军!”

冉明朗声说道:“《孙子兵法·势篇》有云,但凡战,以正合,以奇胜。官渡之战我们可以看成这一战法的经典战例。袁绍就是采取堂堂正正之师,打得实力稍弱的曹操处处被动。曹操采取了袭奇战术,并且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官渡之战的奇袭之战中,有三个必备条件,第一就是需要知已知彼,因为袁绍谋士许攸的投降,随着许攸的投降,袁绍的作战意图,战略部署都被曹操知道了,知已知彼这一点,曹操符合了。在局势无法缓解时,如果不用奇兵,曹操必败的情况下,曹操只能背水一战了。曹操同样也具备这个条件。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不可缺少。那就是曹操在袭击乌巢时,袁绍得知消息后,只派轻骑回援,主力则猛攻曹操大营。若曹操部将抵抗不住袁绍军主力的猛攻,曹操在奇袭战中取得的战果也将化为乌有。”

秦国讲武堂这些新学员都听得非常入神。按照中国的传统,这兵法战策心得可不是可以轻易传授的东西,通常情况下,都是父子相授。像冉明这样,肯把自已好不容易总结的经验讲述出来,非常难得。冉明讲课都是由浅入深,每一个学员也听得入神,就连大雪覆盖全身也没有知觉。

冉明的身子依然站得笔直,其实冉明心里早已骂娘了。虽然没有温度计,可是上邽的室外温度肯定不会低于零下二十度,此时他已经被刺骨寒冷冻得快要麻木了。冉明正色道:“所以说,在奇袭战中,在情报上必须做到细致入微。否则一个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断送数百上千,甚至数万,十数万人的性命。其次是,不要万不得已,就不要轻易采用奇袭战术。同样是官渡之战,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袁军守将淳于琼在关键时刻顶住了曹操的攻势,那么官渡之战是何结果?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种情况下,痛失其主的曹军士卒就会像听闻粮草被劫的袁军士卒,士气受挫,兵无战意。换一句话说,曹操的奇袭有很大一部分因素会加速曹军的败亡时间。”

“诸位,你们有人是将门子弟,在郡武试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也有人是戎马半生将官,今天孤拿官渡之战作为战例讲解,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要告诉大家一件事,血性和抵抗意志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袁军士兵素质再高战,战斗意志再强一点,即使痛失万余士卒,对于拥有十余万袁军的袁绍来说,并没有伤其根本,就算乌巢粮草被焚烧了,前线士卒还有三天的口粮。即使没有这三天的粮草,袁军士卒若是报着必死之心,猛攻曹营,打败曹军,就食与敌,他们一样也可以取得胜利。同样为将者,曹军大营留守士卒万余人马,却可以抵抗住十余万袁军主力的猛攻,同样是万余人马,乌巢守将淳于琼部万人马,却被曹操打得七零忔率领着七帝完成。就算主上无法等到那个时候,主上还有儿子,儿子还有孙子。”

慕容垂道:“世固啊,你也不用拿曹操来宽慰垂,垂何德何能,能与不世枭雄曹孟德相提并论,此人无能才能,还是胸襟气度,都远胜于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