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优惠政策,可以说是商贾与农民双赢的政策。冉明利用赎买而来的汉人奴隶,在一边对他们进行恢复性疗养的同时,也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打造新型农具。整个冬天,冉明打造了两万余套犁子和播种机。
虽然冉明将成本的价格压得非常低,但是农民,特别是那些被冉明解救下来的汉人,他们手中连一个大子都没有,再便宜的农具,他们也买不起。冉明就以分发给他们的田地作为抵押,再以每年秋后以实物价格一成本金,二成利息进行分期付款。
这样以来,秦国通利钱庄第一项大业务就顺利的推行了出去,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万余套耕具,全部被贷款的方式购买走了。同时,还有十数万头马、牛,也被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走了。
有了这两万多套耕具和十数万头牛马的帮助下,秦国在开元二年,至少可以耕种十万倾以上,粮食也基本保证自给。
对于秦国的水利设施,冉明是从内心里有力无力了。对于这个全年降雨量都在五六百毫米以下的地方,除非拥有后世的灌溉技术,否则,想战胜自然,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了。
冉明并没有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是在非常必要的地段,才会开挖一些沟渠,而且规模普遍不大。至于抗旱的效果如何,只有老天才会知道。
冉明注定是一个苦命的人,来到秦国,他就一心扑在秦国的发展上。不是带着匠师队伍四处寻找煤炭、钢铁资源,就是试验套种种植。整个人忙得脚都不沾地。
由于冉明非常忙,最开心的莫过于秦王府的大郡主冉静了。冉静出落的端庄大方,是一个实足的美人坯子。
由于冉明对这个养女过份的溺爱,也让冉静成了秦王府里的大霸王。只要完成了每天的功课,书本只要丢下,冉静都会带着她的两个哼哈二将,刘牢之和胡彬。
或许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出身,冉静从来都看不得穷人。碰到穷人,都是节济一番。不过,冉明也从来没有缺少过冉静的零花钱,可是像她这样从来不节制的发放救济,有多少钱也不够花的。
这样以来,最苦的还是冉静名义上的母亲李氏了。李氏的月钱几乎都给了冉静,可是还是让冉静无钱可用。
节制穷人,施以援手,这可以给冉明挣得好名声,刘嫝、谢道韫也不好过问。当冉静没有钱时,就会给她一点。
不过,冉静同样看不过不顺眼的事情,冉静人小,只要是她认为不对的,她总会管上一管,插上一脚,行侠仗义,冉明并不反对。可是冉静却从来都不分清红皂白,全部都是富人的不对。
由于得罪不起秦王府的这个小霸王,那些富贵人家,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吞。
其实,反事都有两面性,为富不仁的人虽然很多,同样,富贵人家也有好人。穷人也不全部都是好的,也有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那些地痞流氓,最喜欢冉静了,三言两语哄得冉静心花怒放,带着一帮侍卫就去找人家的麻烦。
寻常人家的家丁护院哪里是秦王府凶悍侍卫的对手,就算能打得过,也不敢还手啊。这样以来,冉静也就秦国的一害。所有富贵人家或是官绅子弟,见了冉静,简直就像老鼠见了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