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页

大魏霸主 tx程志 1760 字 2022-11-11

依靠官员,别提兴商了,就是想把现有的做法,形成政策法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冉明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可是兴商富国势在必行。冉明只好打着兴农的策略,行兴商富国之实。

至于开金手指,什么制造火枪、火炮,还有火车,魏国就会统一世界。这不过是单纯的意淫而已,制出火药不难,改变炼钢技术也不难,制造出水泥也不算太难,难的是,以一已之力,完成整个国家工业从零到有的改变,这才是太难。

没有完备的工业基础,冉明知道这其中的难题有多大,比如制造枪,一个简单的枪管,利用冉明手中掌握的大量人力物力,根本打造不出来,那些技术精湛的匠师,倒是可以手工打造出来,可惜,质量不仅无法满足需求,而且代价太高。

试问一根造价几乎等同黄金的枪管,世界上有几个国家可以用得起?魏国如今的财政收入,大药相当于唐贞观年间的三分之一,北宋时期的二十分之一,除了要养活二十余万军队,还有大量的官员,国库勉强收支平衡。如果没有冉明私掏腰包,那条高速公路永远只能留在纸面上。

冉明叹了口气道时不我待!”

第593章 孤教你如何赚钱

冉明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算去请教王猛,他的办法其实也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冉明可是知道历史王猛是如何做的。既然如此,冉明就自己写一篇政策策论吧。

回到胶东王府,冉明就开始书写治国方针政策。冉明第一条所写的,其实就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情。

那就是发展农桑,轻徭薄赋。鼓励农民耕织,耕是耕种,也包括开柘新的耕地,推广先进的耕地工具与技术,发展副业,织不但包括鼓励百姓种植桑麻,以及纺织技术。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如果硬要说新奇之处,那就是冉明对农业的认识。比如种植绿肥养田,营养钵充苗,移载,新式犁,新式水车,立体养殖。

在这个时代,废弃的池塘或沼泽还是有非常多的,沼泽里的淤泥,其实就是最好的肥料,功效不亚于后世的有机肥。冉明就是想把这些毫无用处的池塘或沼泽利用起来。池塘里面养鱼、再种上莲藕。

即使吃不完的鱼,也卖不掉,至少可以晒成鱼干,纵然口感不佳,总比灾荒之年,啃树皮,吃草根要好。况且冉明还知道,其实藕可以制成粉,更有利于储藏。

冉明提出了立体养殖技术,荒废的山坡可以种植苜蓿,苜蓿草不仅可以用来代替粮食喂猪,同时也可以喂养鸡、鸭、鹅。古代人的食量普遍大,一个成年男子,吃一斤粮食,仅能保证不被饿死,吃两斤粮食只是半饱,三斤粮食勉强吃饱,至于多了,他们的肚子里也能吃得下。造成这个原因的问题,就是百姓普通没有油水,没有油水,吃的东西多,而且不顶饿。只有肉食可以跟得上,粮食的消耗才能大量减少。

猪粪用来喂鱼,也能滋养莲藕,挖出的塘泥也是上好的肥料。这么以来,一块百亩池塘,或是荒山,产出不比上好的良田少多少。

冉明不仅提出这些做法,而且打算让人在邺城四周寻找这类无人问津的荒地,然后派人打理成立体生态养殖基地,供人们参观学习。

第二条,就是减免功阵亡将士的赋税。虽然魏国阵亡或伤残的士卒非常多,这样会影响到魏国的财政收入,不得不说,这是一项收复人心的善政。只要魏国境内和平稳定,商业发展就会增加,所增加部分的财税收入,完全可以弥补这部分的损失。这样以来,冉闵才可以得到无数悍不畏死,战无惧意,所向睥睨的将士。

第三条就是以德感化天下,教牧百姓。这是官员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既可以刷声望,也会巩固儒教的地位。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这道政策,也会受到百姓们的拥护,更绝的是,冉闵完全不必开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