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智想也不想的回答道:“亲贤臣,远小人,勤政爱民,恪尽职守,节欲自制!”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趋之。从这句话来说明,这是中国官场的金科玉律。当一个皇帝,特别是当一个好皇帝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古代皇帝从穿衣吃饭,都有严格的定制。例如,每顿饭一百多道菜,每道菜最多只可以吃三口,就是为了防止臣下知道皇帝喜欢吃什么东西。
“好,很好!”冉明朗声道:“那我再问你,何为贤臣,何为奸臣,贤臣脸上没有写着贤字,奸臣更是口密腹剑,你如何分辨贤或奸?那再问一下,如何勤政?事事亲为是否就是勤政?如何爱民?如何节欲,如何自制?”
冉智一下子被冉明问懵了,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冉明的问题。
面对冉明的连番发问,冉闵自己也在默默的反问自己。自己登基称帝以来,好像除了领导魏国军民反抗异胡侵略之外,并没有做过什么惠民利民的政策。最多的不过是把胡人贵族强占的土地,分发给功勋将士和普通百姓。
第503章 郡王守边疆天子死社稷
而冉明,在爱民方面比自己做得更多,他利用大海里的资源,发展人工养殖海带、鱼、虾,教会人们在大海里就食。发展人工晒盐,制造出晶莹如雪的青盐。同时,教会百姓制造咸鱼、鱼干,各类海产品罐头,让青州人民富裕起来。
冉明教会人们利用青州的天然草场,发展循环经济养殖,开建各类大型工坊,为魏国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现在整个青州的商税收入,已经超过了兖、冀、并、洛、豫、司、雍七州农税之和。如果没有青州的商税收入,魏国在这场反击战中,肯定损失更加惨重,也没有粮草支撑,更不可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冉闵在这个时候,已经下定决心。让魏国开始有效的皇位竟争机制。像狼王一样,优中选优,优胜劣汰。
次日早朝,冉闵在朝会上宣布,命太子冉智去征南将军蒋干处为一名小执矛手,至少三年,不得返回!
冉闵的这个旨意下达,满朝皆是震惊。随后,众臣齐齐反对冉闵的决议。然而,冉闵立排众议,坚决执行此诏。
并且,颁布诏书“从今往后,但凡冉氏皇族子弟,年满十二岁以后,必须参军入伍,为国效力。”
这多亏冉明的那句郡王守边疆,天子死社稷,不和亲,不纳贡,不议和,不称臣,不赔款,不割地国策确确实实刺激到冉闵了。冉闵把这句话刻石立碑,当成了魏国的传统。下朝之后,众臣仍无法消化这场巨大变故带来的震撼。
利益,永远的利益。太子虽然没有被夺位,然而却被贬为一个小兵。虽然冉明也是从小兵走过来的,可是谁都知道,天赋这个东西,没办法说清楚的。太子很难第二胶东王第二,这个时候,这些世家开始绞尽脑汁,讨好最有希望成为东宫之主的冉明了。
作为工部尚书,冉明则开始了他的工业发展计划。
现在冉明手中拥有大量的晋朝工匠,同时也收纳了大量魏国工匠,几乎整个天下超过七成的工匠都为冉明所用,如果冉明不好好利用这些工匠,他就对不起他的穿越人士这个光荣称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