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这件案子的唯一疑点。
谢安知道了始末。
从谢奕大闹冉府,吸引了麒麟卫的注意,让麒麟卫的防守出现人为的空档,在这个时候尤公道率先出手,并且击伤了冉明,接着第二个刺客又出手了,接着第三个,可以肯定这个三刺客并不是一个人指派的,甚至可能,这三个刺客彼此之间都不认识。
然而偏偏他们各自都认为那个时机正是刺杀冉明的最佳时机,所以他们动手了!
冉明在东晋得罪的人不少,有能力做此事的人也不少。吴郡陆氏、琅琊王氏他们都有出手的动机和实力。
但是也不排除桓温出手嫁祸,还有燕国慕容恪、代国、凉国,以及晋朝朝廷也有可能,即然谢氏有人向魏国靠拢,那么这样以来就断了谢氏靠向魏国的路。
特别是谢氏名下的那个刺客,谢安可以肯定,是其他势力安插在谢氏内部的死间。
可是到底是谁想致谢氏与死地呢?
谢安有点头大,必竟这事牵扯到了冉明,也牵扯到了谢氏的生死存亡。
一个处理不好,就是谢氏从繁荣走向灭亡的开始。
胡光对谢氏没有采取过激的手段,只是单纯的软禁他们的核心人物。同时,他更担心这提引的手,会不会在魏国。
就在各方关注冉明被刺杀事件的时候,又一件大事魏国水师出现在长江中,一举突破京口晋朝水师防线,进入建康城下。
晋朝朝廷上下大惊,城门紧闭,并派出了使者去询问他们的目的。
魏国定海水师司高适直接道:“魏国水师没有恶意,只要密切关注胶东王殿下的伤势,对于此事,晋朝必须给魏国一个交待。”
濽意里的话大家都明白,如果交待不好,他们就会不客气。
面对魏国水师咄咄逼人的态势,晋朝朝廷也是无奈,距离魏国水师的最终通牒还有一半天,魏国水师开始在燕子矶登陆,一千余先头部队占领占领了幕府山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