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经过这一次大战,事实也耗尽了积攒的力量,为什么冉闵会命令千里迂回,也不让近在咫尺的军队正面攻入关中?第一他担忧再挑起与秦国的战争,会引起百姓和朝臣的反感,第二就是把战事陷入僵局,会给晋国和凉国趁机混水摸鱼的机会。
可是让秦国率先进攻潼关和函谷关就不同了,这是秦国对魏国的侵略,长期受胡人压迫的北方汉人,刚刚分了土地,分了种子耕具、有了微薄的家产,他们害怕氐人会抢走他们来之不易的家财,也害怕再回到从前当牛做马的日子,自然会支持冉闵攻打关中!
王羲之眉头一蹙,露出一丝苦笑,道:“真不想给魏国稳定北方,趁机做大的机会,怎奈何有心无力!”
郗超笑道:“亘古其实不必担忧,魏国要想坐稳北方,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大晋才是天下正统,而魏国则名不正言不顺!如今魏国横扫代、代、强势进入关中,占据、幽州一部、并、冀、兖、青、洛、司、雍、豫,这些地方要想稳定下来,最少也需要十数年的时间!这些方有多少心向晋室的人,有多少人心亲近大晋,愿为大晋效力?说到底,大晋相对魏国而言,还有有着先天优势,这些都不是魏国所具备的!”
第307章 清理门户
听着郗超这话有道理,其实不然。
这个时代的官员主要是来自各大士族门阀,这些士族门阀,都是一个特点。
他们不会忠于一家一国,而是忠于利益,谁能为他们来自足够的利益,他们就跟谁!
况且,魏国也不是没有先天优势,至少秦始皇命以用“和氏壁”打成的传国玉玺,就在冉闵手中。
这也为魏国增加法理上的优势。
王羲之当然明白郗超这是宽他的心,王司马共天下,注定了王氏和其他士族不同,他们只能和司马氏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王羲之脸上怎么也掩饰不了,他浓浓的担忧。
魏国越来越强,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晋人心上。什么大义,这都是统治者专门唬人的东西,在足够的实力面前,大义之名,就是一张薄薄的纸。
像曹代汉,晋篡魏,谁顾忌过大义?如果大义真的有用,也不会有五胡乱华,更不会出现王朝更递。
现在又轮到魏国压了晋朝一头,王朝更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郗超看着王羲之,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恰如无意间一般问道:“亘古?听说凝之表弟欲与谢氏女结亲,不知事情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