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这些地方两年前都是魏国的领地。由于慕容雋率军西征,加上王猛反击,燕国内乱,前后两年多几乎没有停止战乱,这些地方几乎成了无人区,四郡所剩存的汉人不足两万户。
可惜,慕容恪的对手是冉闵。历史上冉闵以不足万人的魏军对战慕容恪率领十四万燕军铁骑,虽然最终冉闵战败,但是慕容恪在这一战中也被打残了,五千重甲连环马,全军覆没,三十多员千夫长死在魏军的疯狂反击之下。
就连慕容恪的心腹谋士高开也因伤重不治而亡。
不管历史书上如何吹捧慕容氏,打败冉闵,慕容恪部十四万大军不得不退回中山修整,就连围攻邺城的战争都没有参加。这对宿命中的对手,因为冉明的横空出现,位置顺便调了个,现在是冉闵强势,慕容恪弱势。
冉闵既不是政治上的白痴,也不是那种好高骛远的自大知之人,面对慕容氏一族俯首称臣,冉闵并没有被糖衣炮弹击倒!
冉闵在历史上遭受诸多非议,事实上他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推崇以战养战的战略大师。若不是心中太过迂腐,认为汉人不打汉人的原则底线,他在历史上根本不会失败。作为后世人的冉明,自然清楚,那些出卖祖宗的汉奸,其实远比异胡更加可恨。冉明经过劝说,改变的冉闵的观点。于是冉闵身上唯一的致命缺点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
冉闵的以战养战,不仅让参加战争的魏军将士得到足够的利益,还让魏国百姓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生产资料。同样,也给士族门阀广阔的土地兼并空间。因为战争,需要大量的消耗铠甲、兵器、粮草和其他东西,让商贾也有利可图。
可以说,冉闵采取了以战养战,通过战争,把魏国的士、农、工、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都明白,对外战争,可以得到足够的利益!
这次慕容恪向魏国示好,却没有起到慕容恪想要的结果。
第292章 拒绝议和
冉闵接到皇甫真的燕国国书。
对于燕国的主动求和,魏国大臣们还是乐于见成的。毕竟,大魏立国以来,几乎无月不战,大魏实在太需要修养生息了。
可是,冉闵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表情,缓缓地走下了龙榻,立到了朝堂中央,诸位朝臣都暂时收了声,静静地看着冉闵。
冉闵身高八尺有余,比皇甫真高了足足一尺有余,冉闵居然临下的咆哮道:“燕主不过一介夷狄,有何德何能,迎娶朕之孙女。”
冉闵的涂抹星子喷了皇甫真一脸,他也不敢扭头。
皇甫真耐心的道:“尊敬的魏国皇帝陛下,我主屈尊降贵,愿以贵妃之位待贵国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