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道:“此法易不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所仿造的水车,因为质量不堪大用,原本惠民之法,反而成害民之政!”
冉明道:“先生可记得先秦大匠之法?”
王猛道:“先秦之所以横扫六国,主要是建立在完备的军工之上。据猛所知,秦弩他们是分成若干构件,按照标准地制式分别打造而后由专人统一进行装配。”
“不错,”冉明来到这个世界,才知道其实后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并不是英国人乔赛亚韦奇发明的,认真的细算起来,其实秦朝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流水线生产工艺的理念雏形。
当然,后来却失传。这因为中国人秉承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心思。先秦的记忆金属,防氧化处理技术,这些东西,如今已经失传了。
横扫六国,五十步范围内贯穿三层甲胄的秦制式轻弩,河套之战,蒙恬创下以步克骑,杀得匈奴人狼狈而逃,射程达到八百步秦军重弩,只成了历史的一段记载。
开创大唐万里疆域,让四方威服的陌刀、横刀、保护大宋苟延残喘的神臂弓,这些令人惊奇的发明,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想到这里,冉明不由的一阵心痛,道:“采取此法,不仅可以保证工艺的技术保密,也可以很好的提高生产效率,这水车,最基本的东西由上车和下车两部分组成。上车即动力部分,由车轴、车盘、支架和篷帆风车等部件组成;下车即戽水部分,由车槽、斗板和链斗等连接组合而成,均用硬质木料制作,戽车形似龙脊,如果折分开来,分部件制造,并不困难,只要统一尺寸和标准,很容易制造出来。”
王猛眼前猛然一亮,“殿下的意思是,把我们胶东国目前所出现的所有东西,全部采取此法?”
冉明点点头。
第232章 生机勃勃
冉明只是提前了自己的思路,具体的工作交给王猛去做。
冉明又和王猛一道带着十几个护卫,来到田间地头,探讨哪里可以开挖沟渠,哪里适合架设水车。
冉明贵为大魏胶东王,百姓听到堂堂皇子来到地头,都争相观看。
冉明年纪轻轻,却风度翩翩。身上既没有上位者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威严,也没有大官的架子。
冉明亲切的与乡老、村老、一起食宿,一起商讨如何兴修水利,抗击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