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出卖祖宗、出卖灵魂和出卖尊严!
冉明道:“士族存身立命之本,无非两样。拥有地方大量的土地和免税特权,拥有人才的垄断。要对付士族,就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孤打算双管齐下。第一是改变国家税收结构,把国家税收的最大份额的田税,慢慢转移到商业税上面来。鼓励兴商,采取帮扶政策,在地位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扶持。”
冉明的灵感来源于宋代的治国理念。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类。是中国历史所有王朝中,唯一不依赖田赋税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朝代。
哪怕后来南宋,只有区区江南一地,却背负着百万大军沉重的军费负担,无数冗官冗员,令人惊奇的是,居然没有把宋朝压跨。宋朝百姓非常富裕。
王猛道:“殿下是以青州目前的政策为蓝本吗?”
“青州只是一个试点。”冉明道:“不过,这远远不够,商业上可以开发的东西非常多。现在西域商路不通。海上商路也没有开创,对燕国孤又采取了经济封锁的政策,事实上这个商业政策仍不够完善,更谈不上合理!”
接着冉明又把他后世的那一套金融理念和发动经济战争的掠夺模式告诉了王猛。
震惊得王猛目瞪口呆。
这一下,王猛可是彻底服了冉明。
冉明明白这个时代是一个重名声的时代。更是拿出了杀手锏:“明有一桩千秋大业的事情与先生商议。”
“敢问殿下,所谓何事?”
冉明道:“自八王之乱之始,天下大乱,战乱不止。许多典籍,在战火中被毁去,以至于绝版失传。那些在战乱中丢失,损坏的典籍,每每痛心疾首。所以,我便产生了一个想法,想要召集一些入,把而今存世的典籍抄录下来,也算是尽自己一份心力这件事,我可以请出先生主持,如今学而书院算是孤名下的产业,集中学而书院中的所有师生,一起研讨。”
王猛的眼睛当时就红了。
这可是一件大事,要想名留千古,要么有良相名将,要么成就一番王霸事业,但是还有一个捷径,那就是著书立说,特别是修史!
王猛激动的道:“殿下此举,乃利在千秋的大事,猛愿意效犬马之劳!”
冉明的思法很简单,虽然有痛心疾首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提升他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