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就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郗超解释道:“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冷处理,我们可以保存我们的实力,如果冉明若途中设伏,将徒劳无功。不过,坏处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做,对大将军的名声不利,魏军既然已经退兵,若大将军止兵不前,未免有畏惧魏军之嫌!”
桓温道:“另外一计呢!”
“急攻!”郗超道:“现在冉明已经派出了他的参军、王府长史前来宛城,可以想象,冉明与大将军求和的意图非常明显。此时冉明恐怕不会想到,我军会在这个时候出兵。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若急攻就要做到一个急字,南阳距离洛阳不过四百多里,轻骑兵一天一夜就可以到达洛阳城下。所以,进攻部队首先要做到快捷!虽然魏军正在撤退,可能他们的撤退尚没有完成,也可能会面临与魏军一场惨烈的交锋,不过收复一座空城洛阳和武力收复旧都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武力收复洛阳对大将军名声大涨,如何宣传得当,这将是一步好棋!”
桓温背着手来回走着,考虑其中的得失。
不用郗超说,这其中不利的局面他也看得出来,冉明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这家伙可是什么事情都敢干。如果他吃了亏,这个仇就算是结下来了,到时候,自己将是他的首要敌人,弄不好冉明会把他的主力部队从西面战场上调回来,专门攻打自己。
按照自己和朝廷的关系,他将得不到朝廷的任何支援。
别说支援,朝廷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以司马氏行事的方式,这个削弱自己的机会,他们是不会放过的。
桓温沉思着。
郗超接着道:“凡事有得就有失,关键是明公如何取舍。不过,还有一件事情,不知道明公想过没有。”
第186章 国之利器
桓温道:“何事?”
郗超道:“我们与魏国和则两利,分则双害。与我们血拼,绝对不符合魏国利益,同样也不符合明公的利益!”
郗超道:“魏国久逢战乱,急需要休养生息,他们北面有燕国、代国、西面是秦国、东南是晋国、西南是我们,如果魏国此时与我们开启战端,恐怕燕国也不会放弃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
郗超的话,倒是提醒了桓温。
魏国的后方也不稳啊。
晋朝对桓温是一个捉襟。燕国可基本上都是骑兵部队,如果轻骑南下,不出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抵达邺城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