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不愿意退让,他的理由非常充分:“从从谯城经梁城北上黄虚,这样的距离是他们采取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戴施当然反驳道:“将军有何不知,我们若是不攻打青州,到时青州魏军突然从我们后背杀出,切断我军粮草,不知道将军以何御敌?”
“这这这个。”殷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显然他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殷浩道:“只要我们多加小心一点,多派出一些士卒保护粮食,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戴施无奈的叹了口,官大一级压死人,殷浩担心戴施继续和他扯皮,就主动道:“戴将军所言有理,只是本将乃三军之首,考虑粮道乃战胜之关键,所以请戴将军在谯城坐阵,负责指挥我们大晋军队攻打梁城。”得,自己坚持自己的策略被殷浩全盘否定,戴施也闷闷不乐。
就在这时,中军大帐之外,传来一声巨吼:“大晋大司马桓温到!”
这时,戴施也忐忑起来,低声道:“桓温他怎么来了?”
殷浩起身躬身施礼道:“末将参见大司马!”
在平行的历史上,桓温是一个悲剧人物。
功高震主,虽有篡位之心,怎奈身体不好了,结果被谢安和王坦之二人合力玩死了。
然而在这个时空,桓温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他刚刚经历消灭成汉政权建立的无尚威望,而这次北伐比历史上的第一次北伐提前了两年。
而且兵力更加强大,在这个时空,北方的形势比平行历史上对桓温更有利。燕国远比没有平行历史上强大,不仅没有占领中原,反而连冀州的地盘都没有保住。
而氐秦更加不堪,别说进攻了,就连关中门户函谷关、潼关都丢了。此时桓温根据情报得知,魏军主力都集中的北线,南线兵力极为空虚。
一个黄毛小子冉明,区区数万新军,桓温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桓温北伐不是真正想收复中原,而是志在立威,企图通过北伐,树立个人威信,伺机取晋室而代之。
怀着这个心思,桓温在魏晋两国尚未开战之际就把屠刀对准了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