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休息了么?”
秦郁回过神,见明月在湖中又渡了一段,而石狐子仍捧着剑谱站在廊下候着。
“我便是休息了,你也能进。”秦郁笑了笑,把酒盏收拾起来,“哪里疑问。”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慕路路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白日发呆 2个;俗世鸭、绯颜、na、诚然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明明谷谷 87瓶;先赚几个亿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下更1220
捉虫补充资料
[1]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楚辞·九章·橘颂》,一说(《中国文学史》)认为是屈原的早期作品,此时,屈原大概十五六岁,隐居在湖北省秭归县的乐平里。
[2]蓝田玉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就被先民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
[3]剑身的中线突起,称“剑脊”,脊两侧的坡状平面称“剑从”,剑身前端的刺击部分称“剑锋”,剑柄也称为“剑茎”。《考工记》记载:“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两从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中其茎,设其后。参分其腊广,去一以为首广,而围之。”这里描述剑刃、剑脊、剑茎的宽度与长度,以及整把剑的剑身以剑茎的比例分配。如此详细的记载,可见古人对剑的构造与器型十分重视。
剑首,指镶嵌在剑柄顶端的装饰品,也是区分等级的标志;剑珥,是楚人对剑格的特殊称呼,位于剑柄和剑身之间,除了装饰作用外,还起到保护手的效果;
剑珌,是指置于剑鞘尾端的玉制品。战国早期剑珌直身、体圆、较厚、光素无纹;战国晚期,剑珌的纹饰更加复杂优美,出现了兽面纹、卷云纹。剑珌的主要作用是装饰。
剑钩是摆放剑器的底座;剑椟是防腐的盒子,若剑较长时间不用,装在剑椟内存放。
[4]沈从文在《玻璃工芝的历史探讨》一文中提出“中国工人制造玻璃的技术,由颗粒装饰品发展而成小件雕刻品,至晚在2200年前的战国末期己完成。”文中提到的剑珥,造型参考湖南长沙市杨家山1号墓出土的战国龙纹玻璃剑珥,这是琉璃器中纹饰最精美的一件。(高至喜《楚文物图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