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你莫怕,我父亲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他会帮你讨回公道的!”崔芳菲道。

甄兮还真挺怕的,怕的是这姑娘的爹真去帮她讨公道。她的故事都是编的,一讨公道不就露馅了?

甄兮一脸感激道:“多谢贵人肯为民女费心。只是贵人能救得民女一命,民女便感激涕零了,不敢再劳烦贵人。”

崔芳菲其实在冲动地说完要替人讨回公道之后便有些后悔了,毕竟骊山那么远,又是不相干之人的一点小事,她好像没法对她父亲说出口……

然而,在听面前的女子如此说之后,她反而生出一股非要帮她讨公道的豪情来。

“你不必担心,此事我父亲一定会秉公办理!”崔芳菲肃然道。

甄兮面露为难之色,终于垂首道:“贵人……还请您不要为我讨公道。”

崔芳菲蹙眉:“这是为何?”

甄兮道:“民女从前听人说起过都察院的职责,像民女老家村里那样的小事,都察院的大人没法管。且……即便大人愿为了民女请动官场上的朋友去管此事,对于民女来说,也是毫无益处。即便惩治了里长和他的侄儿恶霸,可民女爹娘早亡一事已不可更改,没了他们,也会有旁人会因民女只是孤身一人而欺凌民女。对民女来说,都一样的。民女能从村里逃出来已是万幸,又得贵人相救,如此便够了。”

崔芳菲沉默下来,她突然发觉她竟还不如一个农家女想得透彻。是啊,讨公道是容易,可套的公道之后呢?处境许会更糟。

随后她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这农家女说话十分有条理。

“你先前读过书?”崔芳菲问道。

甄兮为了打消对方为她讨公道的念头,不得不痛陈利害,也知道必定会引来怀疑,因此早有腹稿,闻言便道:“是的,民女……曾经跟着邻居家的书生读过几年书,后来……后来因有变故而未能继续。”

甄兮语焉不详的话引起了崔芳菲的遐想。

这农家女说听人说起过都察院的职责,普通的百姓想来都分不清有哪些官职,说给她听的人,想必就是她口中的书生吧。青梅竹马的二人,一个要读书考学,一个只能在家织布务农,这样的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只能渐行渐远。再看这个农家女,看着至少有双十年华,如此大的岁数还未成亲,是不是一直等着那书生高中归来却久等不至?

崔芳菲不禁幻想着眼前这个女子与那书生曾有过怎样的海誓山盟,又曾怎样为书生的背弃而潸然泪下……

想得她心都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