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大臣们不同意皇帝提出来的由公主替他巡视一事,接着大臣们便抛出了他们心中的人选,可惜因为站队不同,各持己见,之前统一的立场立刻崩溃,互相又争吵起来,皇帝就稳坐在高位上看着这些臣子们吵,其实并不是很着急。
顾昭听得笑起来:“这么说燕向勉都没时间精力管夏莹莲和虞温韶的事,一心想要抢着为陛下办差了?”
顾沐摇头晃脑:“他前段时间上蹿下跳地想将夏莹莲捞出来,这么大一个把柄摆在那里,就他的竞争力是最低的,也不知他后不后悔这么尽心尽力。”
顾旸听得也很高兴,燕向勉不好了,虞温韶和夏姨娘也落不得好,这对顾家和三哥有利,否则他们得了势,肯定会立马掉转枪头对付三哥和顾家,顾旸之前挺担心燕向勉会有得势的一日,到时顾家该如何是好。
现在算暂时吃了颗定心丸。
彭遇摸下巴说:“最后只怕还是会由公主替天出巡,眼下局面可能是由陛下放任出来的,看看下面的臣子都是站在哪一边的,否则不会闹得满京城都在谈论这事,永福公主在百姓中的名声颇为不错,如今走出去,还有不少百姓支持永福公主的呢。”
“不过我挺好奇,永福公主究竟想做到什么程度?”
顾昭和顾沐互视了一眼,心说彭遇挺敏锐,但这种话他们不能说,当初顾昭在永福公主面前,也没有明着说你赶紧去抢位啊,不抢位最后可能会不得好死。
现在看着陛下是偏帮着亲女儿的,但顾昭也不敢揣测陛下究竟是什么心思,也许永福公主要让陛下看到她的真本事,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顾昭笑道:“不知永宁侯现在是什么心情,现在他可是两头都顾不上了。”
彭遇也揶揄道:“是啊,就连想腾出手来找侯夫人都顾不上了,倒是让侯夫人能清静些。”
据顾沐带来的消息,如今有些竞争力的宗室子弟共有四个,燕向勉自然是其中一个,另三人,有一个还是燕向勉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燕向琦,这人有成郡王相助,也是三人里最大力踩燕向勉的人,剩下两人,一个是瑞王之子燕向瑾,一个是康郡王之子燕向骁。
这四位都是年龄比较合适,血脉也与如今皇帝比较近的,当然还有年龄更小的,但因为皇帝身体的缘故,也许众大臣认为过继更小的孩子为皇子,皇帝身体支撑不到皇子长大成人的时候,如今这几位挑出其中一个,再由陛下调、教几年,将来是可以胜任皇位的,又或者四个都加以调、教,再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一个。
大臣们也是煞费苦心,倒没生出挑选一个年纪更小,到时好让大臣们通过小皇帝掌控朝政的想法和野心来,大臣们还是希望届时能顺利过渡,不要生出波折来。
论血缘最近的,其实属瑞王之子燕向瑾,因为瑞王乃是当今皇帝的亲弟弟,当初瑞王除了年纪小,也是先皇在位时唯一没参加皇权争夺的,瑞王这头衔也是当今陛下上位后所封,而瑞王也不负皇帝的期望,从没向朝政伸手,端的是一个逍遥王爷,活得挺自在。
也因为这份亲近的血缘关系,大臣们想到过继人选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瑞王之子,如今朝廷上拥护燕向瑾的臣子可不在少数。
晚上,顾昭独自一人在书房里看书,虽然暂时留在京城,顾昭并不敢丢下自己的主业,他还是一个想要科举出头的学子。
但白天顾沐说的话还在他脑中映现,虽说现在朝堂上吵得厉害,但实际上最有竞争力的便属燕向瑾和燕向骁这二人,而燕向勉和燕向琦这对亲兄弟如今正互撕得厉害,在大臣们眼里反而落入了下乘。
其他人只在背后稍稍推把力,可燕向琦那就是死命地踩亲兄长了,也许是之前没发现这亲大哥背后竟也有这么些人支持他,以前有父王支持,可能根本没将大哥当成威胁。
燕向琦这么死命踩燕向勉,燕向勉自然也饶不过他,予以激烈的回击,在他眼里,这异母弟弟就是个草包,竟也敢妄图皇位,真是笑话,于是兄弟两人互相揭短,倒是让燕向瑾和燕向骁看了场笑话。
燕向瑾和燕向骁啊,顾昭可是从书中内容知道这二位如何败在燕向勉手里的,他不知道如今是不是需要先提出来交给公主,但想了想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反而会让公主陷入不利境地,会让整个朝堂团结起来枪口一致对向公主,还不如由公主本人来堂堂正正地打败这二位。
是的,公主想要上位,就必须证明自己比那些个有资格过继的宗室子弟更加优秀,再有皇帝在后面推手,公主赢的几率才会更大,相信那时皇帝也才能下定决心支持自己的亲女儿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