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如果真的能够卖出100台,哪怕一台有10万毛利,咱们也能拿到1000万的毛利,全厂职工大半年的工资都有保障了,这可是了不起的一个突破。”周衡兴奋地说。

唐子风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匆忙赶回来。现在我需要你给老秦施加压力,让他无论如何要在15天之内拿出设计。还有,生产方面也要准备好,100台设备的生产,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呢。”

周衡说:“打包机这个东西我知道,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生产方面没什么问题。100台设备也不是一下子就要交货的,最起码也得生产半年以上吧?”

唐子风大摇其头:“非也非也。如果我们能够签下订单,最迟一个月内就得交货。顺利的话,这100台设备必须在3个月之内全部完成,否则就来不及了。”

“3个月?”周衡一愣,“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第五十四章 加班的条件

“我敢跟你打赌,从咱们的设备卖出去第一台算起,三个月之内市场上就会出现仿冒品,而且价格会低到只相当于咱们的一半。届时我们要么降价,要么就只能被市场淘汰。”

唐子风言之凿凿地说道。

“仿冒?”周衡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想了想,点头说:“你说得对,给咱们的时间还真的只有3个月了,超出3个月,咱们就只能和别人打价格战了。”

在毛亚光面前,唐子风说要把韩伟昌设计的薄型打包机申请专利,他也的确是打算这样做,但他并不认为这样做就能够拦住“山寨”厂家的侵权。

90年代的中国,正是山寨横行的时候,市场上每一种流行的商品,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被人仿造,并以比原厂商便宜得多的价格,挤压原厂商的空间。

原厂商当然可以拿着专利去维权,但这些山寨厂家惯长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你想起诉都找不着侵权方。

此外,许多地方的政府对于治下的山寨厂商都会采取保护措施,原厂商来告状,地方政府给你耍耍太极,三年五载都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你又能如何?

金属打包机的技术门槛很低,临一机能够很容易地把它制造出来,山寨厂商同样可以很容易把它制造出来。这东西不热销也就罢了,如果真的能够有100台的订单,不可能不惹人眼红。

“所以,我才一天都不敢在金尧耽搁,就这,韩伟昌还抱怨我呢,说我们应该自己去和霞海的另外那几个市联系,没必要让毛亚光赚这笔钱。”唐子风说。

周衡赞许地点点头,说道:“你是对的。你的商业敏感的确胜人一筹,换成其他人,恐怕就被眼前的利润给吸引住了,看不到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