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合格的进士及诸科的那三百人通常会被“赐及第”,而将从考试不合格中录取的进士及诸科二百人则被“赐出身”,以示两者的区别。
宋王朝将进士及第者定其优劣为三等第一等为将作监丞,第二等为大理评事并通判诸州,同出身以下免选,注初等幕职判司簿尉,实际宋王朝是将所有进士分为三等,一、二等为进士及第,三等为同进士出身。
在这一点上,大中朝与宋王朝有所不同,大中朝分进士为五等一、二、三等赐进士及第,四、五等赐进士出身,定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甲为“进士出身”,第四、五甲为“同进士出身也叫同出身”。
虞允就是就是第五甲的同出身。
事实上,虞允的这个同出身也是侥幸得到的要不是李衍无意间看到了虞允的名字,以他的考试成绩,指定得落榜。
其实,虞允虽然在史上有偌大的名气,但他的才却很一般,李衍如果不出现,历史如果不发生改变,虞允得等到二十年后的四十四岁才能登进士第。
虽然虞允的考试成绩差,但并不是说虞允就没有能力。
恰恰相反,虞允很有能力。
虞允的先祖为唐初名臣虞世南。
虞世南的七世孙虞殷,也就是虞世南的父亲,是最早投靠大中的人之一,后来做到了仁寿郡守即隆州之位。
凭借他父亲虞殷为官的缘故,虞允虽然没有功名在身,却早早的就进入官场历练。
因此,虞允的工作能力比那些一直死读书的举子强出太多了。
所以,虞允参加工作没有久,就因为政绩凸出而脱颖而出。
而且,虞允不仅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他还精通战阵之道,可以说是武双全。
另外,虞允的“运气也非常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虞允被李衍碰到了。
李衍“不经意”的与虞允聊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