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府兵也好,迁徙人口也罢,其实都是治标,而不是治本。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迁都。把都城迁到洛阳或者邺城,哪怕是汴梁都比长安强。
在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时代,仅仅粮食和生活物资运输,就会把大唐压迫得疲惫不堪。
陈应回到陈家堡的时候,许敬宗拿着卷宗正等着陈应。
许敬宗把手中的厚厚卷宗递到陈应手中,满脸堆笑道:“主上,事情谈妥了,咱们借给粮商共计一百五十万贯,他们质押物全部在此!”
陈应匆匆扫视一眼,发现上面的质押物被狠狠的压价。
陈应笑道:“他们现在应该纵酒狂欢?”
许敬宗点点头。
陈应心情却依旧非常沉重。
许敬宗非常疑惑的道:“主上,咱们计划,咱们一定可以抄底关中粮商,粮食价格必大跌,您为何顾虑重重?”
“关中这场旱灾,不知道几时才能缓解!”陈应叹了口气道:“不管代价多高,总不能让京畿断粮;其二就是走水路从江淮运粮援京;其三,尽可能将关中百姓调到容易得粮的沿河地区就食,缓解京畿粮食供应的压力”
说到这里,陈应的目光盯在潼关至函谷关的方向。
关中大旱,渭水无法通航。从洛阳到长安这六百余里,全部需要走陆路运输,这样耗费实在太大了一些。
陈应看着许敬宗道:“敬宗,你下去歇歇吧!”
许敬宗走后,陈应一脸疲惫的躺在软榻上。
时间,大唐现在最缺时间。
眼看着秋季就要到来,一碉季到来,大唐不仅仅要面临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还要承担来自突厥的军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