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兼并,是隋朝的最大的问题。为了防止关陇集团疯狂圈地,搞得关中无地可用,杨广采取了迂回的策略,他把国都从长安,迁到了洛阳。
然而,杨广还是失败了。
杨广之败,最大的根本原因不是他无能,不是他好大浮夸,也不是他步子迈得太差,而是因为他动了世族门阀的奶酪,世族门阀开始反扑,杨广就成了悲剧。
杨广一生其实都在跟世族门阀斗,不过在满朝都是世族官员的情况下,杨广可以说是举世皆敌,杨广虽然没有畏惧,关键是他没有真正的执行者。而寒门仕子,受不了世族门阀的拉拢与诱惑,辜负了杨广的信任。
李建成的心情相当沉重。
陈应看着李建成灰头丧气,于是解释道:“其实,世族门阀也不是不可以战胜的,还有一招,就是让那些世族门阀看到比侵占田地能够获得更多利益的投资途径,让他们对田地失去兴趣!”
李建成急道:“你有何良策?”
陈应站在阁楼上,往远处高高的烟囱一指,笑道:“方法我已经告诉太子殿下了啊!”
李建成望着烟囱,依旧满头雾水。
陈应只好解释道:“其实,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办工坊!你看我这些年办的炼铁坊、磷肥坊、马车坊、农具工坊、家具工坊、面粉加工坊等等这些工坊,多赚钱啊!炼铁厂已经给了朝廷,马车坊现在每年收益至少十数万管,光是那个面粉加工坊别看不起眼,区区一座小磨坊,一年至少可以盈利数百上千贯,但是一个磨坊的投入成本不过二三十贯,而且最多需要五六个可就可以完全打理开,如果冬小麦全部推广,仅仅磨坊一项,就可以增加上万座!”
李建成还是有点犯难的道:“兴办工坊这种事情谁也没有做过,有违规矩啊”
千百年来,中国人都是守着十几亩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代的传承下来,小农经济早已深入国人的灵魂,让他们去兴办工厂,确实有点为难。
现代中国人口超过十三亿了,一直在增长,耕地却没有增加一寸,反倒一直在减少,却没有出过乱子,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世界工厂”这四个字。
那全国遍地开花的工厂为篷提供了除种田之外另一条致富的途径,到工厂打工的收益是种田的十倍,依靠这份工资就能解决温饱问题了。
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全靠农业撑着,依靠十八亿亩耕地供养十三亿人口,信不信马上给你捅出天大的篓子来?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工业税就完全代替了农业税,农业税也就可以取消了,甚至还可以反过来给篷一些补贴,对篷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