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水土不服,都有一个适应过程!”陈应笑道:“现在吐蕃人带着我们在西海周围兜圈子,反而帮助我们适应了雪原气候,等着吧,吐蕃人有他们哭的!”
陈应与吐蕃人交战,最怕的就是高原反应。科学家们将海拔三千米以上称之为高原。因为海拔达到这一高度时,其气候特点(如低氧压、缺氧、高辐射及高寒等)与平原明显的不同。
人到了这样的环境,体内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这个问题,并非意志可以克服,严重者会丧命。偏偏茹綝·臧古自作聪明,他带着吐蕃骑兵在海东(2125)、海北(3080)、果洛(3719)、格尔木(4533)附近来回兜圈子。
不知不觉中,陈应麾下的骁骑军与越骑军渐渐适应了高原气侯。
把肥的拖瘦,瘦的拖跨,这正是吐蕃人与中原王朝打败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让茹綝·臧古郁闷的是,明明吐蕃将士都已经累成狗了,怎么唐军将士反而没有事?
其实,茹綝·臧古并不知道。这些唐军的主力,三分之二是西域各族仆从军,西域平均海拔超过三千米了,特别是高昌国平均海拔超过三千四百米,准确的说,这些越骑军将士,大部分都不会产生高原反应。
骁骑军将士却身体素质较好,也适应了高原气侯。
可是茹綝·臧古却感觉,是不是上天抛弃了他们!
s:三更,诸位晚安!
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
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
天空中下起了雨,吐蕃军将士被淋成了落汤鸡。这个时候,被山风一吹特别的冷。
不少吐蕃将士被冻得直嘴唇青紫,直打哆嗦。哪怕将自己的身体贴在马背上,也无济于事。渐渐的路面变成湿滑,泥泞,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很多将士坠落战马摔得鼻青脸肿,吐蕃人穷,东西比人命宝贵,可是现在很多人干脆连兵器盔甲都给扔掉了,即便是这样,还是走不快,咒骂声,抱怨声,此起彼伏,其狼狈惶恐,可谓到了极点,跟当一个月前纵横凉州时判若两人。
茹綝·臧古对部下的抱怨声充耳不闻,只顾着骑着马,带着亲信赶路。他实在想不通,明明雪原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是禁地,无论多么强壮的中原人,一旦来到雪原上,就像被抽调了灵魂,四肢无力,头晕脑胀。然而,此时据斥侯的观察,唐军将士非常没有无力的迹象,反而越来越生猛。
打又打不过,拖又拖不疲。
茹綝·臧古开始有些后悔,吐谷浑人假冒唐人进攻吐蕃部落,这种事情他不是不知道,刚刚开始就知道。唐人绝对不会拥有吐谷浑人娴熟的骑术,更何况样貌可以骗人,吐谷浑人身上的那个羊膻味是不会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