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自绝,而是窦建德还代表不了天下!”陈应道:“淮安王真以为窦建德一心为公,毫无私念?”
“难道不是吗?”李神通指着檄文道:“这里白纸黑字写着,还用了窦建德的真命符宝,这总不是假的吧?”
“哈哈!”陈应笑而不语。
政客的承诺,其实就是最不可信的。谁相信谁死得最快,政客不以毁诺言为耻,反而以毁诺为荣,因为他们引以为豪的就是让敌人在自责和悔恨中死去。
当然,还有一个理由陈应并没有说明,如果窦建德真想抗击突厥,根本就不需要把王小胡派回来回师飞援洺州,如果不是王小胡三日五百里,把十万大军跑得只剩下八千,这十万大军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是让突厥人忌惮的一股力量。
然而,窦建德却让王小胡把这支军队消耗在了没有意义的路上。不过这却便宜了陈应,陈应让何月京所部,扼守着相州之西的荡阴,守株待兔,短短三天就俘虏了两万五千余人。
李神通满脸苦笑。
陈应郑重的道:“陈某乃大唐之臣,能号令陈应的可是太子殿下,也可以是大唐皇帝陛下,可以是陈相国、萧相国、裴相国,但是绝对不会是窦建德。”
陈应的理由很好,很是强大。
李神通也无可奈何。
陈应摇摇头,将脑袋中杂乱的念头抛出脑外。
他知道他绝对不是第一个看到这个檄文的人,当然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以窦建德的本意,只怕这篇檄文,已经像春风一样,快速吹遍天下,形成一股难以抗拒的洪流。
胜州城,重病中的杨信在长史周重勋的搀扶下,缓缓登上城墙。杨信猛烈地咳嗽了起来。周重勋上前一步,掏出一块白色丝帕递过去,杨信接过来捂住了嘴,随即撇开手。周重勋看得清楚,雪白色地丝帕之上,一抹鲜红惊鸿一瞥便被杨信握在了手中。
“总管,您下去歇息吧,此处有下官呢!”周重勋扶着重病中的杨信,满心酸楚地道。
杨信摇了摇头,站稳了身形,一把推开了周重勋,眼睛中闪动着神采,声音响亮地令道:“将大唐的旗帜升起来。”
随着一阵密集而雄壮的军鼓声,大唐的大旗缓缓升上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