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节日的食物突厥人有许多讲究,至少要用七种原料,如小麦、大麦、米、面粉、肉、奶疙瘩、等,把这些混合之物加水煮成稠粥一样的肉孜饭。做这种饭时不宰杀牲畜,要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冬宰后贮藏了一个冬天的熏肉,并尽可能做得丰盛些,以示年年富足有余。
事实上这个节日也不是突厥人发明的,突厥人在唐朝时期而言,其实还是一个新诞生的民族和政权,从土门可汗称突厥以来,不过六十多不足七十年的时候,七十年看似漫长,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不过是昙花一现。
在突厥人王庭,草原上还要举行叼羊、摔跤、阿肯弹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显示了牧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追求。不过,让李道贞感觉不对劲的是,按说三天的节日一过,不远万里前来参加节日的突厥人应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可是他们却一直聚集在王庭,喝酒、吃肉、叼羊、摔跤和赛马。
以李道贞的智慧,很容易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王庭的周围的草场是有限的,根本就承载不了那么多的战马和羊群,然而王庭周围的兵马和羊群却越聚越多,非但没有分散的迹象,反而有更加聚集的趋势。
李道贞将吃饱喝足后,呼呼酣睡的李嗣业递给小桃,然后轻轻起身,来到前厅。前厅里的手灵武十八镇堡的镇将以及各堡的堡长们,立即停止议论与交谈,纷纷起身向李道贞施礼。
“让诸位久等了!”李道贞生完孩子之后,身体有些隐隐发福的迹象,腰围和臀部肥了不止一圈,正是因为如此,李道贞的身材显得更加火辣。
只是有郁孤尼前车之鉴,众人可不敢对李道贞产生任何异样的心思。陈应处置郁孤尼的办法简单而粗暴,阉割之后,丢到煤矿里挖矿,从堂堂一部设汗轮落为奴隶,郁孤尼的下场警惕了无数人。
李道贞用母狼一样的目光缓缓从众人的脸上扫过:“现在可以确定了,突厥人已经准备打仗了,多则半月,少则十天,突厥人肯定会南下,我们灵州肯定首当其冲,诸位,回去之后,抓紧时间备战吧!”
第二四九章颉利可汗大点兵
第二四九章颉利可汗大点兵
“风吹草地见牛羊!”
敕勒川,牧草尤其茂盛。高达三尺的苜蓿草,几乎可以将羊的背部淹没,阵阵微风吹过,依稀可以看到牧草里面的羊群。这个情景正如敕勒歌里所唱的那样。只是这样茂盛的苜蓿草,也架不住多达数以百万计的羊群狂吃。
如今仅仅在敕勒川,突厥人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控弦之士,四万余人马的附离军,还有多达十数万人的牧奴。几乎整个突厥族超过一半的人口,此刻都集中的敕勒川。超过五十万的人口,自然不仅仅是突厥人,还有昭武九胡、栗特胡、漠北诸胡。如果放眼望着,此刻敕勒川到处都是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其实,突厥人也好,柔然人也罢,所有的游牧民族都不希望在春天或夏天打仗,塞外的冬天是极其寒冷的,为了抵御寒冷,人和动物,必须在春夏之季,积蓄大量的脂肪,否则很难熬过冬天的寒冷。
从开春一直到冬天,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日子。这段日子里,可以让牛马羊就地养膘,如果没有足够的脂肪,对于牧民来说,寒冬将是一个鬼门关。但如果这时候发动战争,那就是透支马力,还没有从去年冬天的严寒中回过劲的牛马将在劫难逃——在寒冬,熬不过来的牛羊都已葬身风雪,而熬过来的牛羊马匹。则处于耗尽精力后的虚弱期,这时候最是经不起折腾。这时候如果不顾惜战马的习性,强行驱之以战,则可能许多马匹很可能在经过激烈战斗负荷后大病一场,熬不过就死。熬过了也可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