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数万流民的安排,在河南郡需要分成数千个村落,数千个农庄,可是这其中需要大量的农具。陈应名下的各个作坊,本身并不具备生产耕具和种子,甚至陈应连粮食销售与购买的生意都没有参与。
虽然通过抢劫,陈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弄到了足够安置流民的钱财,可是安排这些流民的物资,却没有任何头绪。无奈之下,陈应只好向杨恭仁与武士彟和侯莫陈虔会求援。
让陈应非常意外的是,得到陈应的求援的消息,杨恭仁和虞庆在次日就赶到了新安县,最让陈应意外的是,武士彟倒是没来,反而武士彟的新夫人,陈应的大表姐杨蓉乘坐着她的那辆非常招风的四轮马车,赶到了新安。
杨蓉双手提溜着襦裙,避免裙摆拖到砖地上她整饬妆容出来,明艳依旧,清亮的眸子在烛光映照下熠熠生辉。
李秀宁望着杨蓉的妆容,实在难以想象,基本杨蓉居然是四十多岁的妇人了,似乎杨蓉脸上一点岁月的痕迹都没有留下。特别是杨蓉饱满而坚挺的胸部,让李秀宁都些嫉妒。
“武杨氏拜见公宫殿下,拜见家兄!”
陈应热情打趣道:“大表姐多日不见,更美艳了几分。”
突然,陈应感觉气氛有些不对。扭头一看李秀宁脸色有些不自然。
还好杨恭仁是过来人,上前打场圆场道:“公主殿下有所不知,我与陈应是姑表兄弟,论辈份蓉娘还是陈应的大表姐!”
李秀宁听到这个解释,脸色这才稍稍缓和一些。
杨蓉却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李秀宁的尴尬,大大方方的坐在软榻上吩咐身边的侍女道:“去把我放在马车里的义阳茶拿来!”
李秀宁这个时候才注意到杨蓉居然也有一辆四轮马车,不过看到杨蓉的马车规模和制式,比起自己的来差上不少,李秀宁心中这才舒服一点。
陈应倒是知道所谓的义阳,就是后世的信阳,义阳茶,那岂不是信阳毛尖?那可是后世的中国十大名茶。
可是,当丫鬟将杨蓉的义阳茶水拿来,陈应感觉杨蓉在暴敛天物,好好的茶叶,非得捣成茶叶沫,然后又乱七八加的加入了姜、蒜、花椒、盐、甚至还有羊油,浓浓的一碗如同粘稠的像粥一样的糊糊,杨蓉与李秀宁、杨恭仁都吃得津津有味。
陈应实在受不了这种怪异的口味,不过现在并不是陈应表现他茶艺的时候,他只好向杨蓉要了一些茶叶,准备以后再慢慢摆弄。
杨蓉笑嘻嘻的望着陈应道:“小表弟,现在可以说了吧?你想要什么帮助?”
陈应道:“由于这场战争,河南地出现大量的流民,小弟我现在怎么说也是一方安抚大使,所以这十数万流民的生计就落在了小弟头上,不得已只好向大表哥、大表姐求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