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琼再一次召集众将领商议对策。
众将领一致同意,要钱没有,要命就是一条。纷纷叫嚷着要跟陈应拼了。
只是还没有等他们商议出什么对策,就听到大营之外传来了急促的战鼓声。
经过整编的陌刀军已经排成密集的队形,准备对金沙大营展开进攻。
陈应一次性就投降了两个陌刀团(他手中的陌刀只有这么多),六百余名陌刀手排成密集的队形,缓缓向郑军金沙大营展开了进攻。
陌刀军有两大难处,一是陌刀难造,二是陌刀手难得。第一个难关是个技术与资源的问题,不过随着高锰钢的出现,这个卡住陌刀无法大规模生产的难关已经迎刃而解。仅仅灵州盐矿里产生了高锰矿粉,每月多达三千六百余斤,大约可以供陈应生产四万八千斤高锰钢,同时可以锻造出莫约一千具陌刀与同等数量的高锰钢明光铠甲。如果有一年的时候,陈应的工坊完全生产出一万两千柄陌刀与一万两千具明光铠甲。足足可以武装四十个陌刀团。
当然,这个数量陈应并不满意,他还派出了十数支勘探队,在大唐范围内的河西、巴蜀、关中,河东等各个地方寻找锰矿资源,一旦发现更大的锰矿,那么大唐的高锰钢明光铠甲与陌刀,就可以像横刀一样,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产量。
一旦这种陌刀军形成大规模装备的常规军种,这种可以如墙推进,步、骑、射、长短、诸兵种无忌的陌刀军,就可以辗压大唐周边所有的敌人,特别是北方的突厥人,将会迎来他们一生难以磨灭的噩梦。
其实,制约大唐陌刀军发展的关键困素,反而不是因为装备难得,而是因为人才难求。为了增加陌刀军的持久战能力,陈应在缺乏陌刀的情况下,只要让陌刀两千余名没有真正陌刀的陌刀军将士,拿着临时改装,足足增加一倍半份量的开山战斧进行体能训练。
看着陌刀军缓缓靠近,陈应冲阿史那思摩与单雄信、张安世、高飞扬等将领道:“陌刀虽然不是万能的军队,然而不可否认,陌刀军仍旧是这个时代难以正面匹敌的军队!”
单雄信疑惑的问道:“听大将军的意思,似乎陌刀军也有克制的方法?”
“克制的方法?当然有,而且不止一个!”陈应微微一笑,有意或无意的望着高飞扬与张安世道:“第一个方法,其实高将军与张将军已经体会到了其中的滋味!”
高飞扬与张安世的目光在空中一碰,两相无语。
事实上,他们刚刚开始的时候,其实非常不服气。可是随着投降陈应之后,二人经过模拟演练,不得不承认,钩镰枪无论骑兵还是步兵,都可以轻易的将笨重移动迟缓的陌刀军放倒。
不过,对于陈应如此低估陌刀军,作为重装步兵将领,张安世显然不太服气,他微微一怔,硬着头皮道:“不知陈大将军,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克制陌刀?”
“本大将军可以用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