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头牛拉着的转轴,开始缓缓转动。在转轴与齿轮组的带动下,旋转运动变成风箱活塞的往复运动,伴随着一阵阵唧唧嘎嘎的木器转动,新鲜空气从风道吹进高炉中。
起车轴转得慢。鼓风机地风压小。炉内供氧不足。从炉顶冒出浓浓地黑烟。随着转轴的速度越转越快。炉内氧气供应充分。冒出地烟就由黑转青。由青转白。颜色越来越淡。最后。一大股火焰欢快地升出炉顶。
李建成紧张的问道:“陈卿,这一炉真能出一万斤铁吗?”
“太子殿下,臣不得不更正你一下,这一炉产出的不是铁,而是钢!”陈应给李建成倒了一杯茶:“太子殿下,淡定,淡定,这一炉钢要明天这个时候才能出来!”
要想让李建成淡定,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这个高炉炼钢,实在是超出了李建成认知的极限。原本听到裴矩在灵州发回来的密信,李建成还难以置信,再裴矩第二次密信到来的时候,李建成再也坐不住了。他甚至出面,利用东宫太子的影响力,让韦挺出面游说京兆韦氏、京兆杜氏,将他们手中靠近界裕线附近的土地卖给陈应,就这样以来,陈应实际控制了五个里的所有土地,不算劣田,仅上田就超过了万亩,达一万零三百六十亩,林地一万六千五百五十亩,荒地以及没有任何种植价值的土地两万七千余亩和下等劣田,陈应手中实际控制的土地超过了五万余亩。
如果不算良田数量,仅仅以单位面积来说,陈应此时已经是万年县最大的地主了。
第一百零七章一刻钟一把陌刀
第一百零七章一刻钟一把陌刀
当然,陈应这个地主根本就没有打算把这五万余亩地全部开发成耕地,而是准备将其中三分之二,建立成长安城的重工业区。
因为得到杨蓉的那块在老槐里的土地,陈应的马车作坊得到的扩充,产能大大提高,特别是采取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全工厂用了一百三十余名工匠,负责把关质量六百余名学徒工,每个月已经可以制造六百多个车轮与其配套的车厢,若非担心高档马车产能过剩,造成四轮马车积压,陈应可以做到每个月月产百辆。
尽管现在陈应保持着每月产出十二辆马车的产能,但是却可以带给东宫三万贯的收益。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陈应将他的所有产业,都与东宫结成了牢固的利益联盟。
因为偿到了四轮马车的收益,在得知陈应筹建钢铁厂的时候,李建成那是绝毫无保留的支持。李建成担心将近钢铁厂发展让别人眼红,陈应没有办法再扩充产能,所以太子妃甚至展开了夫人外交,说到宇文士及的夫人寿光县主,让宇文士及将裕河里的土地几乎以白送的价格送给了陈应。
然而,李建成却无法保持淡定,如果真如陈应所说,这个高炉可以产出一万余斤钢,仅利润就多达三百余贯,一个月下来就会超过一万贯,关键是这个钢铁与马车不一样,马车就是必须品,可是钢铁不一样啊,这是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须品,控制了大唐的钢铁产能,对于大唐而言,简直就是拿捏住了大唐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