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中原,盐的价格相当于每斤三十钱左右,三百多斤盐差不多就是一万钱,然而这仅仅是中原的盐价,可是在草原上,两斗盐可以换一头牛。三百多斤盐足足可以换取十五头牛,中间的暴利去抢银行来得还要快。
初偿甜头以后,郁孤尼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仅仅武德二年十一月份,郁孤尼就派出麾下五次主动出击,冒着严寒,获得将近三千战奴隶还有将近四千妇女,李道贞利用这此战奴,开始进行钢铁厂的恢复生产工作。
裴矩在灵州待了半个多月,他通过明查暗访,终于摸清了李道贞如今的大致实力。李道贞不仅全盘接收了陈应的灵州时开发出来的十四座石炭矿,四座盐场,还有一座钢厂。
特别是位于青铜峡谷的钢厂,拥有三座高炉,每一炉在十二个时辰内可以产出一炉超过一万斤钢。
一千万斤铁,虽然数量不算少,可不会让裴矩失态,然而一千万斤钢铁,已经让裴矩感觉难以置信,经过再三确认,裴矩发现李道贞五天出了十二炉钢水。
裴矩此时面前就摆放着一块粗劣的钢坯,泛着湛蓝极光芒的钢坯子,用手指轻轻一弹,发出如同龙吟般的钢鸣声。
裴矩尽管不懂炼钢,却也知道面前这是一块极佳的钢。
裴矩神色极为兴奋的道:“真乃好钢。”
接着裴矩脸上一沉,快速拿起笔。李道宗与李世民走得极近,如今李道宗的妹妹掌握了灵州陈应当初筹备的十四座石炭矿,四座盐场,还有日产三万斤钢铁的钢厂,这每天下来就可以创造上数千上万贯的利润,裴矩默默的想着:“只要获得李建成的首肯,他就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些东西抢回来!”
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拢
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拢
流水线作业,并不是单纯的意味着在装配线上作业。而是将从头到尾的数十上百种工序,分成几十道工序,分别有专业制造,这样以来,再高深的技术,也就不复存在了。早在秦朝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
秦朝从韩国(战国韩国,而非棒子国)引进弩机制造工艺,在秦国工匠改良之下,形成秦弩。秦国在制造弩机的时候,将一整具弩机,分解成三十多道工序,分别由专门的人制造,这样以来,弩机就不需要制弩大匠进行制作了,而是分别由选木工(挑选合适的拓木木料)、剧木工(将拓木锯出弩臂长短)、凿木工(将拓木开出望山、悬刀(扳机)等形状)、铸铜工、抛光工、制弦工、上漆工、制悬刀工、机械工、组装工等三十余个细工序,由于秦朝开始采标准化制造,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通用,这样以来,秦朝制弩不仅高效,而且质量非常高,所以才有了蒙恬在河套地区,一战将匈奴人打得闻风丧胆。
陈应在这个时代脑袋中灵光一闪,恍然大悟。流水线作业的方式,不仅可以在铸造金锭、银锭,事实上还可以使用在各个领域,比如马车作坊,虽然说陈应在长安城外的四轮马车,有意压制产能,然而事实上即使全部开放产能,这个作坊也只能生产十二到十五辆左右。
这个效果其实非常低,陈应也不满意。